14世纪意大利的彼特拉克创办的寄宿学校培养的不是牧师,而是商人的儿子。课程强调古代希腊、罗马古典文学的学习和体育锻炼,其目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这种办学理念体现的是( ) A.蒙昧主义 B.禁欲主义 C.理性主义 D.人文主义
|
|
法兰克王国宫相矮子丕平在教会的帮助下篡位成功。为表感恩之情,他两次进攻与教皇作对的人,并把罗马到拉凡那的一片土地奉献给教皇,史称“丕平献土”。这说明 A. 中世纪基督教会的发展与封建王权联系密切 B. 教皇的魅力很大 C. 中世纪的基督教会加紧对人民进行精神统治 D. 丕平懂得知恩图报
|
|
“城市社会的复兴在意大利最为明显,有利的地理位置使其便于参与到地中海沿岸的贸易网络中去。”下列城市发展史上最能体现这一说法的是 A. 牛津 B. 威尼斯 C. 曼彻斯特 D. 琅城
|
|
拉丁语是古代罗马人使用的语言,现在很多语种如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法语、意大利语等都从拉丁语衍化而来。这说明 A. 古罗马人是欧洲人的祖先 B. 古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 C. 古罗马人有很强的语言天赋 D. 古罗马的文化渗透到它统治过的地区
|
|
公元前453年,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现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考察团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 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B. 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C. 雅典民主制实质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D. 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
|
“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叫“瓦尔那”,就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因此,种姓制度又叫瓦尔那制度。这种制度 A. 规定印度人在法律面前都一律平等 B. 规定不同等级的人们之间可以通婚 C. 认为印度人生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D. 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
|
|
如图是古代四大文明分布示意图,C处所在地区代表性的文化是
A. 基督教 B. 金字塔 C. 种姓制度 D. 青铜器
|
|
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灾难,也带来了深刻思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前欧洲形势示意图及英、法、德实力对比表 (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则在危机中打响。……到这时,民族对抗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危机都达到了极点,现代社会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究变成了历史的转折点:战争转变成“人民的战争”,人民战胜了强权,正义战胜了邪恶。这次大战和上一次不同,善和恶的阵营都壁垒分明。 ——摘自钱乘旦《不平衡的发展》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作者认为“这次大战和上一次不同”?材料二中“善的阵营”建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材料三 现代国际关系格局的三次演变
(3)完成表格内容,表格中“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建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什么?
|
|||||||||||||||||
世界历史潮流波澜壮阔,大国崛起伴随政治文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两者的关系不调解好,英国将永远在痉挛中震颤。终于,这个关系调解好了,不过,这一次没有用对抗的手段,而是用融合的手段……在融合中产生出崭新的制度……在此后三百年中,英国再也没有发生过重大的社会动荡,取得了惊人的进步。 ——钱乘旦 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融合的手段”及“崭新制度”分别指什么? 材料二 法国大革命是全欧洲的反封建运动中的重要一步。它对绝对王权造成强有力的打击……大革命扫除了正在衰落的封建残余,还高喊自由……口号达到欧洲各地。革命的领袖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编撰了《法典》,为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推广到欧洲其它国家。 ——摘编自《全球通史》 (2)你能从材料二中获得哪些重要信息? 材料三 林肯最初无意干涉奴隶制。南北黑人却推动着美国白人走上解放奴隶的道路。1861年11月,林肯建议各边界州考虑采用逐步解放奴隶的方案。1862年夏,联邦军队迟迟未能得到军事上必要的成功,林肯打出了最后一张王牌(见下图)。 ——摘编自埃里克•方纳《给我自由:一部美国的历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林肯打出最后一张王牌”的含义是什么?这场战争的胜利对美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4)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世界近代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
|
|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伟大的祖国经历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光荣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与以上三幅图片相关的历史事件并指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材料二 40年前的冬天,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一双双手突破命运的禁锢。当时的生产队队长严俊昌联合同村农民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18枚红手印,最终成为惠及亿万农民的改革浪潮。 ——摘自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 (2)小岗村的村民们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它体现了怎样的精神? 材料三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后,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 ——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 (3)材料三中的“新体制”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材料四 30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全国大力支持下,海南经济特区坚持锐意改革,勇于突破传统经济体制束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987年,海南地区生产总值仅有57.2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不到3个亿。到2017年,海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462.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179美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4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21.8倍、14.3倍、226.8倍,现代服务业、热带农业、新型工业迅速成长,交通、电力、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备。改革开放取得重要突破,在农垦体制改革、“多规合一”改革、省直管市县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航权开放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国际交流合作空前扩大,成功举办了18届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在全国率先建设生态省,大气和水体质量保持领先水平。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经过3年不懈努力,海南已从一个边陲海岛发展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 ——摘自《习近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4)根据材料四,概括海南经济特区30年来取得的成就,简要分析上述成就取得的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