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1952—1957年国民收入比重分配比例变化表,与此种变化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 三大改造完成 C. 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D. 国企改革成效显著
|
|||||||||||||||||||
20世纪50年代中期,“红色资本家”荣毅仁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荣毅仁说这番话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土地改革运动完成 B.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 D. “文化大革命”结束
|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时,曾有1.35亿人参加讨论,提出13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了 A. 这是中国第一部宪法 B. 这部宪法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C. 中国是真正独立的国家 D.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
|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建设成就颇丰,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704亿元,一批过去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包括制造飞机、汽车、拖拉机、发电设备、冶金设备、重型和精密机器等新的工业部门,在我国建立起来了。这些成就 A. 推进了城市文化和经济市场化的发展 B. 践行了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C.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D. 通过缩减其他行业的建设投资达到的
|
|
“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材料中的现象发生在 A. 土地改革时期 B. 一五计划时期 C. “大跃进”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
|
新中国成立之初,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土地改革运动以及和平解放西藏,其共同作用是 A. 消灭了地主阶级 B. 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 C. 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D. 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
|
1952年,湖北省某地区一位农民兴高采烈地在一块土地上耕作,他耕作的这块土地的所有权应该是 A. 国家的 B. 集体的 C. 他自己的 D. 地主的
|
|
新中国成立时,占乡村人口不到l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以上的土地;而占乡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约20%~30%的土地。材料反映的是 A. 土地改革的背景 B. 土地改革的内容 C. 人民公社的意义 D. 土地改革的影响
|
|
《谁是最可爱的人》歌颂的“最可爱的人”是 A. 人民解放军 B. 八路军 C. 新四军 D. 中国人民志愿军
|
|
有关抗美援朝的描述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目的是保家卫国 B. 1950年10月,八路军开赴朝鲜前线 C. 在上甘岭战役中,战斗英雄董存瑞壮烈牺牲 D. 1953年7月,美国总统奥巴马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