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无人不沽酒,何处不闻乐。”反映了唐代社会经济呈现一派繁荣的景象。唐代是一个博大宏放、昂扬进取的时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唐代城市生活繁荣有娱乐场所瓦舍 B. 唐代妇女受过文学、音乐方面的教育 C. 唐代骑马出行富有情趣 D. 有许多食物来自少数民族
|
|
唐太宗在位二十余年,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其统治措施中的“轻徭薄赋”所体现的思想是 A. 仁政爱民 B. 无为而治 C. 兼爱非攻 D. 民主法治
|
|
“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引文中“上”采取的改革措施不包括 A. 整顿吏治 B. 编修经籍 C. 改革税制 D. 设置转运使
|
|
2018年,某导演计划拍摄一部名为《隋文帝》的电影,可以取材的真实史事是: A. 灭掉宋朝,统一全国 B. 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C. 初步建立科举制度,设立进士科 D. 开凿大运河,巩固统治
|
|
学以致用,探究问题。 饱经风霜的新中国已经走过了六十多个春秋,回首六十多年来共和国不平凡的复兴之路,会引起我们深深地思考。 (一穷二白) 材料一:(建国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根据材料分析,改变现状的途径是什么?为此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方针? (神奇逆转)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分析1952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比1949年增长和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比1952年增长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重大挫折) 材料三: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相关史实,判断图一《人民日报》中的报道情况是否真实?说明理由。并分析指出图二中经济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从上述曲折的经济发展历程,可以得出哪些教训?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革命的胜利,使中国人民结束了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命运,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毛主席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了什么? (2)材料二中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从什么时候什么事件开始? (3)对于材料二中“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命运”,近代是列强通过多次战争迫使我国签订不平等条约造成的,你能列举当中两个战争的例子吗? (4)你认为中国能改变这种“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命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出两点即可)
|
|
对下表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同1952年对比情况表
A. 工业产品和农业产品的产量都呈现下降趋势 B. 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率低于农产品产量增长率 C. 工业产品产量增长标志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 D. 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率高是因优先发展重工业
|
|||||||||||||||||||||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对经济、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达493亿元,超过计划15.3%,工业建设成就颇丰,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704亿元,一批过去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包括制造飞机、汽车、拖拉机、发电设备、冶金设备、重型和精密机器等新的工业部门,在我国建立起来了。这些成就( ) A. 推进了城市文化和经济市场化的发展 B. 践行了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C.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D. 通过缩减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到工业中
|
|
在进行主题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中国最可爱的人”的研究性学习时,可以作为史料运用的是( ); ①当时的文献资料 ②历史博物馆内存放的有关实物资料 ③电影《上甘岭》 ④当时实况纪录片和照片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
1976年《天安门诗抄》:“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江桥摇,眼看要垮掉。请指示,是拆还是烧?”诗中的“江桥”是指( ) A. 林彪反革命集团 B. 党内资产阶级司令部 C. 江青反革命集团 D. 武汉长江大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