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以致2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有10O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咒骂皇帝。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西晋时期被汉人使用的方凳、胡床。

材料三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1)材料一的“皇帝”指的是谁?他“耗去大量的生命”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依据材料谈谈你对他修长城的看法。

(2)材料二中的“胡”是西晋时期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请写出这一时期两个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名称。材料三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次改革?这次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3)结合三则材料,概括我国从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

 

能通过下图所示著作查到的史实有

①秦始皇统一文字   

②大泽乡起义   

③蔡伦改进造纸术

④汉武帝兴办太学   

⑤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秦汉时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东方文明,科技发展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下列属于秦汉时期科技成就的有

①《兰亭集序》   

②《齐民要术》   

③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   

④全身麻醉手术法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南朝的历史是门阀士族由盛而衰的历史,南朝时期的第一个王朝是

A.     B.     C.     D.

 

许多的成语故事都有它的历史渊源。下列与淝水之战这一历史事件有渊源关系的成语典故是(  )

①破釜沉舟

②四面楚歌

③草木皆兵

④风声鹤唳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下表内容是某著名水利工程的相关说明。这项水利工程是要作用

部位

主要作用

鱼嘴

将岷江分为内、外二江,外江主要用于排洪,内江主要用于引水灌溉

飞沙堰

当内江水量超过宝瓶口上限时,多余水量从飞沙堰自行溢出,排入氓江,起到泄洪减灾作用;排出内江水中挟带的沙石,确保内江通畅

宝瓶口

是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内江水流入宝瓶口后,经过不断分闸调节,形成灌溉成都平原的自流灌溉渠系

 

 

A. 都江堰

B. 灵渠

C. 永济渠

D. 江南河

 

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图所示是小文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空格处的内容应是

A. 统一文字

B. 焚书坑儒

C. 独尊儒术

D. 张骞通西域

 

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汉武帝这一措施

A.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 抑制了农业生产发展

C. 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

D. 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

 

成语“揭竿而起”出自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是

A. 刘邦、项羽起义

B. 义和团运动

C. 太平天国运动

D. 陈胜、吴广起义

 

读下图

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属于泰朝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

A. 政治方面

B. 经济方面

C. 文化方面

D. 思想方面

 

共461292条记录 当前(16157/46130) 首页 上一页 16152 16153 16154 16155 16156 16157 16158 16159 16160 16161 16162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