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题

科技创新推动社会发展。下列不属于我国科技创新成就的是

A. 青铜器铸造技术    B. 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C. 发明造纸术    D. 创立和传播佛教

 

下列属于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团结、国家稳步发展的治世局面的是

①战国争雄       

②春秋争霸      

③文景之治    

④光武中兴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了解历史时序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目标。下列历史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曹操统一北方                     

②东晋和南朝对江南地区的开发

③汉武帝实行盐铁专卖               

④诸葛亮治理蜀国

A. ①③④②    B. ②①③④    C. ③①④②    D. ④③①②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和重要载体。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

A. 甲骨文    B. 金文    C. 小篆    D. 隶书

 

2011年3月底,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开馆,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下图)正式移驻该馆,此青铜器是。

A. 司母戊鼎    B. 毛公鼎

C. 大盂铜鼎    D. 商朝虎耳铜鼎

 

《史记》记载:“武王……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日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日鲁。封召公爽于燕。”这反映的是

A. 武王伐纣    B. 西周分封制    C. 春秋争霸    D. 战国七雄

 

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实证。研究北京附近出土的5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40多个个体直立人化石,以及近10万件石器及大量动物化石可以推断

A. 欧洲人是北京人的后裔    B. 中国人是从非洲迁徙而来的

C. 北京人推动了日本国的发展    D. 北京是古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区

 

近代以来,面对列强的侵略,辈辈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场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彷徨与困惑。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这场战争” 是指什么战争?为什么说“这场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材料二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2)材料二反映了李鸿章的一种什么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洋务派创办近代民用企业的作用是什么?

材料三 及甲午败于日本,各国租港湾之事,相逼而来,瓜分支那之说,腾沸于全球。

——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

(3)材料三中“甲午败于日本”使中国又一次遭受割地赔款之痛,请举史实说明。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材料四.变法之本,在于育人才;人才这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

——《变法通议》

(4)概括出材料中所表达的主张。这一主张在百日维新内容中有什么具体表现? 19世纪 90年代,倡导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两个主要代表人物。

(5)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总会有一些伟大人物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梭伦,克利斯蒂尼和伯利克里不是平民,也不是工商业者,都是贵族出身。然而他们却主动适时地让步妥协,将权力下放,让权于平民,鼓励平民参政议政,并创立了许多至今仍令后人羡慕的制度和方法……雅典人的智慧照亮了历史,给后人留下巨大财富。

材料二:①明治政府兴建工厂,修筑铁路,举办邮政、电讯事业,扶植、保护私人企业的发展。……②仿照欧美,设立了新式学校,普及初等教育。……③盖洋楼,吃西餐,穿西服,改变传统的日本发型。④明治政府开始实行征兵制,建立了一支崇尚“武士道”精神、效忠天皇的军队。

——摘自人教版九上历史教材

材料三:1921年列宁说:“目前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洁、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材料四: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凯恩斯在1933年末给罗斯福的信中曾说:“如果你在现行制度内实验成功,各国将进行新的更雄心勃勃的实践,而我们也可以把你任总统之日起,作为一个新的开端。”

材料五: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从那时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摘自习近平《党的十九大报告》

问题一:据材料一,雅典最大的政治特色是什么?是谁执政时将这一特色推向古代世界的高峰?

问题二:材料二出自日本历史上哪场改革?文中②属于哪一领域的改革内容?归纳①②③改革内容的共同特点。根据材料,从积极、消极两个角度分析这场改革的影响。

问题三:材料三中“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是指列宁实施的什么政策?结合曲线图,说说这一政策对苏俄(联)有何作用?

问题四:归纳总结材料一到五,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题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领导这次革命的是(  )

A. 克伦威尔    B. 拿破仑

C. 威廉    D. 华盛顿

 

共461292条记录 当前(16222/46130) 首页 上一页 16217 16218 16219 16220 16221 16222 16223 16224 16225 16226 16227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