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题

82年前,当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在中国的大西北先后发生了两件几乎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那么你认为下列诗句暗含这两件事情的应是

①铁流两万五千里,各路劲旅大会师

②黄洋界上炮声隆,人杰地灵唱大风

③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④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理解,下列属于“组织的反应”的是

①《新青年》创办

②京师大学堂建立

③中国共产党成立

④国民党改组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下图是20世纪初期关于清政府的一幅漫画,和此图含义最直接相关的史实是

A. 甲午战争

B. 八国联军侵华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诗句“高塔巍巍数千寻,二百万方石砌成”描绘的历史文化遗产是

A. 埃及金字塔

B.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C. 大运河

D. 故宫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中等

世界进入近代以来,社会发生了急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国资产阶级革命进程示意图

(1)上图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革命进程?革命后该国建立了什么政治体制?

材料二  废除藩国制度,将全国行政区重新划分为3府(东京、京都、大阪)72县,由中央政府任命府县知事管理,加强中央集权。

翻译孟德斯鸠、卢梭等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实行新学制,普及小学教育,把接受小学教育定为国民义务……高薪聘请外籍教师,派留学生出国。

创办“模范工厂”引导民间兴办工业,发展交通和通讯事业,修建东京至横滨铁路,鼓励私人修建轶路。……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

——岳麓书社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教学参考书

(2)根据材料二,依次归纳日本明治政府从哪些方面进行改革?其中哪一方面不是模仿西方的?

材料三  19世纪50年代英、美、俄三国城市人口比例表

国家

英国

美国

俄国

城市人口占本国总人口比例

52%

13%

7%

 

 

(3)运用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50年代英国与美、俄两国的城市化程度不同的原因。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中等

重要历史人物在历史上做出过突出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他推行了一系列变法措施,史书记载这些措施实施以后“民以殷盛,国以富强。获(战胜)楚、魏之师,举(占领)地千里。”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根据材料概括变法产生了哪些影响?

材料二 

(2)华盛顿对美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贡献是什么?如果从上述图片中选出一位区别于其他三人的历史人物,你会选择谁?为什么?

材料三  历史人物的作为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往往受到时代背景和评价者阶级立场的影响。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史学界对李鸿章的评价多为负面,从八十年代以后对其评价有所转变,开始肯定其积极的一面。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两个时期史学界对李鸿章评价不同的原因。

(4)归纳以上中外人物对历史贡献的共同点。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中等

整理大事年表是理清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在“七一”前夕整理了以下大事年表,请你以下大事件表,请你和他共同完成以下任务。

 

时间

大事

1921年7月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7年8月1日

发动①,开始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1935年1月

召开遵义会议。

1936年12月

推动②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40年

对日寇发动百团大战。

1945年

召开第③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会议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④年4月

发动渡江战役,推翻国民党反动政府。

1949年10月1日

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取得胜利。

1950-1952年

领导全国开展土地改革,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1953-1956年

完成⑤,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1953-1957年

制定并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

☆1978年12月

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1)请你在①②③④⑤处的横线上填入相关内容。

(2)在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之前,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该同学对表格中的两件大事标注了☆号,请你选择其中一件并说明其重要性。

(4)请你根据表格内容,为该同学的研究拟一个主题。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中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虽然落下了帷幕,但人们所希望的真正和平并未降临。美国、苏联这两个战时的盟友很快变成了“冷战”的对手。“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 北约组织的建立

D. 苏联的解体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中等

德国突然袭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其时间是

A. 1914年

B. 1939年

C. 1945年

D. 1953年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中等

“从本国国情出发,允许农民在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这一做法巩固了工农联盟,也是对具有苏俄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材料反映了苏俄实行的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农业集体化政策

D.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共461292条记录 当前(16225/46130) 首页 上一页 16220 16221 16222 16223 16224 16225 16226 16227 16228 16229 16230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