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号”在一定程度上反射和传递着历史信息。下列能反映出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的口号是 A.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 “废除二十一条 C.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 “实业救国”
|
|
陈独秀曾说:“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这段话应该出现哪一历史事件中? A. 辛亥革命:民主共和 B. 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 C. 五四运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 国民大革命:打倒列强,除军阀
|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文中“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是指( ) A.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 建立了中华民国 C.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
|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同年,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由袁世凯继任。就任后,袁世凯于1914年修订《总统选举法》,不但自己可以终身担任总统,还可以由他的子孙继任,这与封建帝制已无多少差别,体现辛亥革命成果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遭到破坏,“中华民国”只剩下一块空招牌。上述材料中,“辛亥革命成果”遭到破坏的时间是 A. 民国元年 B. 民国二年 C. 民国三年 D. 民国四年
|
|
曾国藩说:“(办洋务)可以剿发捻(平定农民起义),可以勤远略(抵制外来侵略)。”由此说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 镇压人民起义 B. 抵抗外来侵略 C. 发展民族工业 D. 维护清朝统治
|
|
在一次战争中,一位目击者写道:“各国洋兵,俱以捕孥义和团,搜查枪械为名,在各街巷挨户踹门而入,卧房密室,无处不至,翻箱倒柜,无处不搜。凡银钱钟表细软值钱之物,劫掳一空,稍有拦阻,即被残害.”请你判断这次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
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由此可知此人主张( ) A. 学习西方、发展科技 B. 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C. 解放思想、宣扬民主 D. 发动民众、进行革命
|
|
2012年5月10日,台湾影片《赛德克•巴莱》正式登陆大陆各大影院,影片从1895年横跨至1930年,讲述台湾在日本统治之下,原住民反抗日本政府而发动“雾社事件”的故事。与该影片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黄埔条约》 D. 《马关条约》
|
|
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说明 A. 鸦片战争的结果 B. 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C. 清政府的腐朽 D.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
|
1861年,法国作家雨果说:“抢劫已成为一种日常行为,小至小资家庭的钱匣,大至富丽堂皇的圆明园,直到被塞满的裤子不堪负重,坠至脚踝处。”英法联军的这一掠夺行为出现在 A. 鸦片战争期间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