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题

农民起义通常是指由农民阶层发动的武装反对统治阶级的运动。我国历史上开此先河的是(    )

A. 陈胜、吴广起义    B. 刘邦、项羽起义    C. 李自成起义    D. 太平天国运动

 

(题文)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始皇实行了一系列的统一措施,其中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的有(     )

①统一文字   ②统一货币   ③统一度量衡    ④焚书坑儒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毛泽东有诗云:“劝君少骂秦始皇……百代犹行秦法政。”“秦法政”不包括(    )

A. 分封制    B. 中央集权制    C. 郡县制    D. 皇帝制

 

“天下六合铸就大秦瑞气,巨星陨落化为一声叹息。你长袖一挥,胡人不敢南下牧马,士不敢弯弓报怨。”材料诉说的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统治者。这位统治者是(  )

A. 商纣王 B. 秦始皇 C. 汉武帝 D. 唐太宗

 

学习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

A. 社会上有学问的人越来越多

B. 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

C. 分封制的实行

D.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这一评论中“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应该是

A. “兼爱”“非攻”

B. “仁政”治国

C. 提倡法治

D. “无为而治”

 

栗劲的《秦律通论》指出: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交战65次,战果如下:

这种战局商鞅变法起着极大的作用。从材料看,其直接作用是(    )

A. 推动了秦朝经济发展    B. 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C. 提高了秦国军队战斗力    D. “尊王攘夷”口号统一了人心

 

(题文)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对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拟定了以下研究主题,其合适的是(     )

A. 新旧交替:社会剧烈变革的时代    B. 反抗暴秦:宁有种乎的悲壮呐喊

C. 儒家学说:奠定传统文化的根基    D. 逐鹿天下:争夺帝位的楚汉之争

 

按照西周时的规定,周天子享用九鼎,诸侯只可用七鼎。但春秋时,郑庄公却享用九鼎,以后一些诸侯随之仿效。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春秋时

A. 周王室衰微

B. 经济得到发展

C. 发生政治改革

D. 青铜制作工艺进步

 

阅读小明同学绘制的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局部),其中空白处应该是( )

A. 夏朝    B. 商朝    C. 战国    D. 东汉

 

共461292条记录 当前(18085/46130) 首页 上一页 18080 18081 18082 18083 18084 18085 18086 18087 18088 18089 18090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