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题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1)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2)金沙水拍云崖暖,____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长征》)

(3)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

(4)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5)______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6)_______________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7)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8)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诗中描写“莺歌燕舞”初春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相应的汉字。

盛夏,热浪滚滚,好似飓风扇动着烈火,大地也似在热浪中战lì_____。繁枝伸向高空,仿佛要擎起整个苍qióng_____。根须深深扎入泥土,紧紧地拥抱着大地。每一个叶孔都在悸动,拼命地呼吸着空气,吸收着阳光。每一条叶脉都在沸腾,贪婪地shŭn_____吸着大自然的乳汁,为的是让秋的shuò______果更加甘甜。烈火的洪波已经漫过了堤岸,但是别担忧,那未来的一切,正在这火的波涛中孕育。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最后一节法语课,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在国土沦丧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B. 唐代诗人王勃的五言律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表现了一种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

C. 叶圣陶的《苏州园林》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按照从主到次、从整体到局部到细部的顺序,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点,主要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也适当穿插使用了描写和议论。

D.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叙事散文,作者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父亲的背影,通过特写,抒发了浓浓的父子深情。

 

下列各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你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火车来呢,或者索性坐飞机呢?赶快给我个准信儿。解说:这句话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B. 敬业与乐业   纪念白求恩   最后一课   晏子使楚  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C. 瑰   搁   靡   集     解说:这四个字的造字法相同。

D. 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仿佛要把整个阿里山的空气都吸进去。解说: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在本次比赛中,四川男排为了一举夺得冠军,尽谴全部主力队员上阵。

B. 经过计算机教研室的老师们一个暑假的奋战,一间以“奔腾4”装备的、高标准的计算机教室终于如期投入使用。

C. 中秋节的来历,在民间自古以来就广泛流传着“嫦娥奔月”的故事,是其起因之一。

D.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并向中青年段年龄者伸出魔爪。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特别是连续十几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表现,让各国经济界人士都叹为观止

B. 小选手通过形体表演,将二十多个人体象形字惟妙惟肖地展现出来,博得了满堂喝彩。

C.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以来,各级各类学校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D. 起伏的群山鳞次栉比,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夜色中。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弱(nuò)    峋(lín)      草(jiè)      酌(zhēn)

B. (wú)     风(shù)        胡(tònɡ)     泥(nìng)

C. 抿嘴(mǐn)    翩 (xiān )     褴(lǔ)       门(xuàn)

D. (gē)     (měng)懂       摇(yè)      (mí)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⑴请以“             的二三事”为题作文。

⑵种下太阳,我就收获温暖;种下鲜花,我就收获馨香;种下爱心,我就收获幸福。请以“种下”为话题作文。

要求:①选择题目⑴的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选择题目⑵的另拟题目作文。②内容具体,情感真挚,积极向上。③写成记叙文。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若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

 

雁 门 太 守 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下面对本诗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全诗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把战斗的气氛渲染得凝重而惨烈。

B. 全诗写了三个画面:一个在白天,表现官军戒备森严;一个在黄昏,表现悲壮鏖战场面;一个在半夜,写官军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

C. 诗的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说塞上的泥土在晚霞映衬下凝成胭脂色,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美。

D. 全诗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守边战士浴血奋战气概和思念家乡亲人的深挚情感。

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历来为人传诵。请你自选一个角度,对它作点赏析。

 

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是日更定,余挐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③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④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豪爽)饮                (客居)此

B. 是日(大雪第二天)            (初更)定

C. (划船)一小船             (提着)毳衣炉火

D. 上下(副词,全、都)白       大雪(名次用作动词,下大雪)三日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3.下面对选文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属于游记体裁,标题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

B. 第①段交代了游西湖的日期和天气状况。

C. 天寒地冻,又因不知客居二人姓名,故而“余强饮三大白” 。

D. 凡是情绪比较活跃的地方,写的都是别人,作者始终是淡然的。

4.第③段采用了哪两种写法?请具体分析。

 

共241572条记录 当前(11482/24158) 首页 上一页 11477 11478 11479 11480 11481 11482 11483 11484 11485 11486 11487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