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A. 《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冼星海作词,光未然谱曲。 B. 《最后一课》是德国小说家都德所写,小说以普法战争作为时代背景。 C. 《土地的誓言》作者端木蕻良,原名曹京平。该散文表达了作者难以遏制的思乡之情。 D. 《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郭茂倩编纂而成,这首叙事诗写的是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
|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B. 大家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还有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儿,静一点儿……” C. 田野里生长着高粱、玉米、大豆……等庄稼。
|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读经典作品,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B. 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 C.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D. 恐龙灭绝事件认为是由约6600万年前的一颗陨石撞击地球所导致。
|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河北柏乡汉牡丹园栽培的牡丹,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每至花期,园内的牡丹竞相绽放,五彩缤纷的景象美不胜收。 B. 她性情温和,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言语动听。虽然是初次接触,但我对她的好感油然而生。 C. 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阴云密布,竟然下起了冰雹,天气的变化真是扑朔迷离啊! D. 今天的荧屏和银幕,并不缺少令人眼花缭乱的离奇情节,缺少的恰恰是能够观照自我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
|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最后一课》以小弗朗士这个男孩的视角,观察、感悟周围的一切场景和细节,既真实生动,又动人心魄。 B. 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着蒙古狗深夜的嗥鸣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 C. 虽然蔡斌在比赛中出现重大失误,但队员们及时调整心态,力挽狂斓,最终夺得了男子团体项目的亚军。 D. 一身戒装的花木兰透出一股勃发的英雄气,宛如一位英姿飒爽的少年将军,而对镜理云鬓贴花黄的她,则又是一位楚楚动人的闺中女红妆。
|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哽住(ɡěnɡ) 镐头(ɡǎo) 可汗(hán) B. 哺育(bǔ) 机杼(zhù) 懊悔(ào) C. 金柝(tuò) 挚痛(zhì) 污秽(huì) D. 字帖(tiě) 燕山(yān) 澎湃(bài)
|
|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按要求作文。 请以“感动我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从“老师”“路人”“温暖”“一句话”“瞬间”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与自己有关的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干600字。
|
|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齐鲁青未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阴阳割昏晓__________________ (4)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请从“钟”字入手,对“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体现了青年杜甫英姿勃发的情怀,读了这千古名句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
|
失根的兰花 ■陈之藩 ①顾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的一个大学里看花。汽车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到了校园;校园美得像首诗,也像幅画。依山起伏,古树成荫,绿藤爬满了一幢一幢的小楼,绿草爬满了一片一片的坡地;除了鸟语,没有声音。像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 ②花圃有两片,里面的花,种子是从中国来的。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在如海的树丛里,闪烁着如星光的丁香,这些花全是从中国来的吧! ③由于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北平公园里的花花朵朵,与这些简直没有两样;然而,我怎么也不能把童年时的情感再回忆起来。我不知为什么,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它们的背景应该是今雨轩,应该是谐趣园,应该是故宫的石阶,或亭阁的栅栏。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弱了,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 ④我从十几岁开始,就在大江南北漂泊,泪从来也未这样不知不觉地流过。在异乡见过与童年完全相异的东西,也见过完全相同的花草;同也好,不同也好,我总未因异乡事物而想过家。到渭水滨,那水,是我从来没见过的,我只感到新奇,并不感觉陌生;到咸阳城,那城,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我只感觉到它古老,并不感觉伤感。我曾在秦岭捡过与香山上同样红的枫叶,在蜀中我也曾看到与大庙中同样的古松,我也并未因而想起过家。我曾骄傲地说过:“我,到处可以为家。” ⑤然而,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在夜里的梦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风雨中坍塌了,或是母亲的头发一根一根地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我这时才恍然悟出,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不可以为家了。 ⑥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这时候才忆起,故乡土地之芬芳与故乡花草的艳丽。我曾记得,8岁时肩扛小镰刀跟着叔叔下地去割金黄的麦穗,而今这童年的彩色版画,成了我一生中不朽的绘画。 ⑦在沁凉如水的夏夜中,有牛郎织女的故事,才显得星光晶亮;在群山万壑中,有竹篱茅舍,才显得诗意盎然;在晨曦的原野中,有拙重的老牛,才显得纯朴可爱。祖国的山河,不仅是花木,还有可感可泣的故事,可吟可咏的诗歌,是儿童的喧哗笑语与祖宗的静肃墓庐,把它点缀得美丽了。 ⑧古人说:“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为古人未出国门,没有感觉离国之苦,萍还有水可借;以我看:人生如絮,飘零在此万紫千红的春天。 ⑨宋末画家郑思肖画兰,连根带叶均飘于空中。人问其故,他说:“国土沦亡,根着何处?”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即自行枯萎了。 ⑩我十几岁就无家可归,并未觉其苦。十几年后,祖国已破,觉出个中滋味了。不是有人说:“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吗?我觉得,应该是“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忘。” 1.谈谈你对文章标题“失根的兰花”的理解。 2.请按照下面的提示,梳理表现作者爱国思乡之情的内容。 看花草 → ________________ → 讲故事 → ___________ → 引典故 3.作者“从十几岁开始,就在大江南北漂泊”,从未因想家而流泪,为什么“到了美国,情感突然变了”? 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 5.第⑩段引用郑思肖画兰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
|
古 藤 ■王剑冰 ①翻下来,腾挪上去,再翻下来,再腾挪上去,就像临产前的巨蟒,痛苦地不知如何摆放自己的身体。又似台风中的巨浪,狂躁不安地叠起万般花样。 ②这该是多少藤的纠缠啊!洋洋洒洒不知多少轮回。可主人说这只是一棵藤时,我吃惊了。怎么能是一棵藤呢?但它确实是一棵藤,一棵独立的藤,学名叫“白花鱼藤”,属稀有的物种。 ③好美的名字,有色有形,诗意盎然。 ④这棵藤距离何仙姑家庙不远。说它沾了何仙姑的仙气,或何仙姑沾了它的仙气也未可知。《仙佛奇踪》说:何仙姑生时头顶有六条头发,经常在山谷之中健行如飞。传说武则天曾遣使召见她去宫中,入京的途中何仙姑突然失踪。之后百日生仙。这之后还有人为吕洞宾与何仙姑罩上了感情色彩。说何仙姑成仙返回家乡,在家庙的树林里乘凉,师傅吕洞宾欣然而往,匆忙间用神仙拐杖叉住了何仙姑的绿丝带,何仙姑掩面飞往天庭,吕洞宾丢掉拐杖去追何仙姑。于是,仙姑的绿丝带化作了盘龙古藤,吕洞宾的神仙拐杖也变成了支撑古藤的大树。当然这只是传说,但我仍然会恍惚间把这藤想成是何仙姑长长的六条头发。 ⑤我敬慕地站立着,品读着这棵意象万千的古藤。 ⑥它一定受过无尽的苦痛。风雨剥蚀过它,雷电轰击过它,战火遭历过它,它依附的大树,长大,长高,长老,直到一个夜晚轰然倒塌。那伤感的声音,把一棵藤的后半生弄得不知所措。现在那棵树只剩下一段冒出地表的枯树桩。 ⑦古藤,身子一半已朽,一些枝条乱于风中。 ⑧古藤,要么死亡,要么活着。 ⑨没有依托就不再存有想法,就像失去娘的孩子,自己为自己做桩,自己为自己相绕,直立而起,倒下,再直立。藤留下坚毅、痛苦、挣扎的过程。千年的风霜雨雪,把它变成根,变成树,变成精。 ⑩藤,木的典范、水土的凝铸、生命的阐述,像不羁的狂草,有重笔有轻染,有淋漓的汁点。 ⑪由此想到,一位90岁高龄的书法家出席一个集会,有人上前搀扶他时说:“您老气色不错啊。”老人说:“色没有了,气还有。”而看这棵古藤,乃真气色。据悉,这棵古藤依然六月开花如瑞雪,而后还结果。花开季节,芬芳遍地,香气袭人。那该多么迷人的意境啊! ⑫人其实同藤一样,从一点点爬起,活得不知有多艰难。要依靠亲人,依靠师长,依靠领导,依靠社会,更要学会做人,学着生活,学着应付,学着面对。 ⑬见过一些社会底层的老人,这些人多是农家人,田间里辛劳一生,慢慢地累弯了腰,在墙角路边聊度余生,那腰也就更像一棵藤。我还在医院里看到一个老态女子,弯了的腰使头几乎垂于地面,走路时双手撑在脚上,脚挪手也挪,身子像个甲壳虫。如果不是住进了产房,你几乎忽略了她是一个女人。可她确确实实地生出了一个孩子,成为一个母亲,那是个大胖小子呢。这个枯藤一般瘦弱的女人,总是弯曲着身子,幸福地搂着她的白胖的儿子,那是她身上滋长出的嫩芽,是她生命的又一次接续。她不需要谁的同情与搀扶,她诠释了一个生命。 ⑭我们试图找到白花鱼藤的起点与终点。很多的人绕来绕去,终不得结论。它没有根吗?没有头吗?也许真的就找不到答案了,它不再靠根活着,不再靠头伸展,只要生命在体内一息尚存,就以藤的个性,滋生、蔓延、上升、翻腾。 ⑮很多人开始同这棵藤照相合影,但总是找不到合适的角度,它真不同于一棵树、一束花。有的干脆坐在了它弯曲的躯干上,于是又有一些人坐着或趴上去,我真担心它那枯老的身子会突然颓毁。但藤承受住了,为了我们的某种满足。 ⑯我们热热闹闹地走后,它还将留在那里,守着它的岁月,守着它的孤独。当然也守着倔强的形象,被人凝注,被人思索,被人景仰。 1.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古藤的特点。 2.第②段中写道:“可当主人说这只是一棵藤时,我吃惊了。”96“我”为什么“吃惊”呢? 3.文章写何仙姑与吕洞宾的传说有什么作用? 4.赏析第⑩段中画线的句子。 5.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