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题

 

中国瓷器

①中国瓷器是世界公认的伟大发明之一。它之所以名扬天下,主要在于其本身所包含的三项独创技术:胎质、瓷釉、烧结火候。

②中国瓷器的胎质大多具备一定的透明性,所谓有素肌玉骨之像。它的原料多为高岭土,无论东南沿海还是华中各省都有此上,尤其是在江西景德镇高岭村一带,风化了的白云母花岗岩蓄藏丰厚。也就是说,在中华大地取用制瓷原料是得天独厚的。

③瓷釉覆盖在瓷胎上,实际上就形成了一种复合材料。宋代以后,景德镇成为瓷业的主要生产地之一,就是因为这一带开始以“白云石”加入釉中,使瓷番洁白又易于施加彩饰。

④烧结火候,主要是指瓷器烧成的温度。烧制陶器、砖瓦都在1000℃以下,瓷器则不然。据推测,早期瓷器的烧成温度就已经达到1200℃了。日本大阪大学美术史教授木村重信先生曾撰文:“尽管要通过1300℃高温锻烧,釉料仍不变色,纹样依然如故,这就是中国瓷器烧制技术上关键的秘密所在。”

⑤中国瓷器享誉世界,也在于它是科学技术与民间工艺美术技法完美结合的产物。传统细瓷早巳形成一整套美化装饰的方式方法,不管是刻花、剔花,还是贴花、印花;也不管是堆雕、镂雕,还是镏金、戗金……均极尽缤纷艳丽,堪称巧夺天工。【A】宋代以后,瓷业工艺技法愈加精细,彩绘画面也刻意追寻名画师的笔意,有的春花烂漫,有的冬雪裹枝,有的高山流水,有的繁星满天【B】早期的纹饰简单、自然,完全由烧瓷艺人自行设计,例如水纹、云纹、花纹和兽纹等。【C】盛唐以来,纹饰大量借鉴金属器皿、各种织物等图案,使瓷器的装饰意味更浓。这无不增添了瓷器美的意蕴,

⑥中国瓷器还承载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它的彩绘内容有来自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也有“犀牛望月”、“龙凤吉祥”、等寓意丰富的图案。康熙年间,景德镇窑曾经烧制一组花卉瓷盅,薄胎青花,加彩题句,一盅一花一词。其中梅花盅题为“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杏花盅题为“青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桃花盅则题为“风花新社燕,时节归春浓”……瓷精,图美,词句优雅,在有限的空间中令人感受到无限的韵味。

⑦中国瓷器,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1.阅读全文,概括“中国瓷器”具有哪些特点?

2.第四自然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根据文意,将第五段中【A】【B】【C】三个句子重新排列顺序,并说明理由。

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中国瓷器的胎质大多具备一定的透明性,所谓有素肌玉骨之像。

5.第六段画线句“在有限的空间中令人感受到无限的韵味”,“有限的空间”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限的韵味”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杨礼赞(节选)

茅盾

①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②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旁斜逸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③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④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⑤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⑥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1.说说下面句中加点字的表达作用。

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2.文中说白杨树是一种“极普通”又“不平凡”的树,这是否矛盾?做简要解释。

3.“它没有婆娑的姿态……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4.第④自然段连用了四个反问句,有什么作用?

5.作者在第⑥自然段中写(贵族化的楠木)的目的是什么?

 

某校八年级(5)班以“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古建筑”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下面是张红同学为班级黑板报写的一段文字,请你帮她修改。

古建筑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A]许多古建筑不仅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那精美的图案,那美丽的彩绘,那圆润的线条,[B]给人带来猛烈的震撼。流连其间,常常令人叹为观止!

①[A]句有语序颠倒的毛病,应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调换位置。

②[B]句有用词不当的毛病,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_”。

(2)小敏对古建筑情有独钟,是班里有名的“古建筑迷”,但她的妈妈担心参加主题活动会影响学习。作为小敏的同桌,请你引用下面的谚语,来劝说小敏的妈妈。

谚语:磨刀不误砍柴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班级采风小组准备到王岭村去探寻清代木塔建筑。请你根据下面的示意图写一段话,告诉同学们怎样从学校前往目的地。(50字以内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著阅读

昆虫学家_____以人性关照虫性,千辛万苦写出传世巨著《_______》,为人间留下一座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散文宝藏. 它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 _________(人名)把这部名著奉为“____________________”的楷模。

 

根据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正当四月初旬,樱草开花,一阵煦风吹过新掘的花qí,花园如同妇女,着意修饰,迎接夏季的节日.人从花棚的空当望出,就见河水曲曲折折,漫不经心,流过草原.黄昏的雾气,在枯落的白杨中间浮过,仿佛细纱挂在树枝,却比细纱还要发白,还要透明,蒙蒙一片,把白杨的轮kuò勾成了堇色.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_____       花qí_______    轮kuò________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的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

(3)文中“着意”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修辞手法。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

___________________,星河欲转千帆舞。

⑤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绿水逶迤。

(2)默写杜牧的《赤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变了

要求:(1)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履 痕

雷抒雁

①坐在妈妈身边,和老人家闲聊时,有一次,她望着我的脚说:“唉,怎么会这么大。那时,才这么点点,一 寸多长,粉红粉红的,肥嘟嘟的,真叫人爱。我就用一块手帕剪开,缝了一双软鞋,套在你脚上。”

②妈妈说的“那时”,其实,是五十多年以前,可你听听那口气,似乎就是在昨天。那一双用手帕做的鞋子, 我当然是没法记住了。但是,后来当我的儿子出生时,老人仍做了一双。只是,这时的孩子已不同于先前,未“落 草”①前一切都准备停当了,手帕软鞋也就没有穿过。

③我记得穿鞋,已是遍地乱跑的年岁了。印象最深的是一双老虎鞋,黑布面的,红布贴了那嘴巴、那鼻子、那 眼睛,又用黄线一针针缭上。嘴边还有黄线绷的虎须,嘴里亦有白布卷的虎牙。远远一看,活灵灵一个虎仔。我爱 穿那鞋,⇿有邻人来逗玩,总会翘起虎鞋说:“咬!咬!”邻人便故意装出害怕的样子,双手捂着脸,连说:“好 害怕呀!”然后,一通笑闹,当了序幕,正戏便是大家乐呵呵围在一起说些家长里短。

④虎头鞋穿完,我的幼儿时期也就结束了。直到上小学、上中学,都是妈妈做鞋。我上小学,⇿天来去要走四 五里地;上初中,到了一座远在 20 里开外的镇子去。周六下午跑 20 里地回家,周日下午又跑 20 里地上学。那时 交通不便,来去都靠双腿。少年时代,最费的便是鞋,差不多两个月就得穿破一双。

⑤妈妈说:“吃鞋一般,坏得这么快。”记忆中,妈妈手中总是拿着一双鞋底在纳。有时,半夜睁开眼,一看, 妈妈还在油灯下一针针纳鞋。麻绳在yáoyè的灯光下一闪一闪,随着鞋针,在鞋底两面穿来穿去,发出嗖嗖的声响。

⇿纳三四道,妈妈就要在头发上擦一下针。那时,我暗暗下了决心,要好好读书,将来挣钱买鞋,别让妈妈总点灯 熬夜地受累。妈妈却常说:“儿啊,快长大,挣钱不挣钱事小,娶个媳妇给你做鞋,替替妈也好。”所以,我打小 就知道,娶媳妇干啥?做鞋!

⑥妈妈不用䟿我的脚,做的鞋总合脚,走路不夹不挤,不伤脚。我至今脚上没鸡眼,没脚垫。当兵时,日行一 百,夜行八十,一双脚不疼不酸,都得感谢妈妈做的鞋。

⑦穿妈妈做的最后一双鞋,是大学二年级了。妈妈做了一双“冲福尼”面的新布鞋,到学校来送给我,且要我 当着同学们的面穿上试一试。我穿上走了几步,挺好。同学们都哈哈笑起来。我至今也没明白他们为什么要笑。妈 妈看我的同学,有穿皮鞋的,有穿运动鞋的,一个个洋气得很。大约从那次之后,她手头再紧都要给钱让我买鞋穿。

⑧一眨眼,几十年过去了,我老了,妈妈更不用说。有次我说:“妈妈,再做一双布鞋给我穿。”老人盯了我 半晌说:“你是说胡话吧!眼看不见针,手拉不动线。做鞋可是力气活儿呀!年轻时,不在乎。那时,夜夜做鞋供 你们父子穿,为拉动线绳子,这手掌上勒下深深的槽,几十年都没长平。”

⑨有时,我想,要是能把一个人打小到老穿旧的鞋子收集在一起,那该多有意思。不同尺寸,不同样式的鞋, 真真切切记着人一生的历史。正是穿了这些鞋,你一步一步走了过来。一双鞋,就是一段有头有尾的故事,就是一 段有血有肉的记忆,其间渗透着动人心魄的情感。人啊,和这个世界交往的过程,就是鞋底和地球摩擦的过程。履 痕,就是人生的轨迹。

【注】①落草:出生。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yáo yè_____

(2)文章回忆了“我”成长过程中多次穿鞋的经历:

①我出生时,妈妈给我穿的是_____

②我_____,妈妈给我穿的是虎头鞋

_____,妈妈给我穿的是她常熬夜做出的鞋

④大学二年级,妈妈给我穿的是_____

⑤之后,妈妈给_____

(3)赏析第⑤段中划线句子。_____

(4)“履痕” 是表 层 含 义_____, 深 层 含 义_____, 文 章 以 “ 履 痕 ” 为 题 的 作用_____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这是一个网络时代,读网已‰成了很多人的习惯。网络固然给生活带来种种方便与趣味,然而,如果将大䟿 的时间倾注在虚拟空间,内心反而容易浮躁不安,难以沉静。

②与社交媒体上动辄成千上万的点击、转载相比,读书是孤独的、内向的,但也正因如此,读书让人沉静下来, 才能让所读内容转化为思考、内化为心境。

③因此,读网,更要读书。

④一谈起读书,我们总是抱怨太忙没时间,但偏偏又能挤出时间刷微博、看视频。读网是轻松的,可以一目十 行,脑子里过一遍,不一定留下痕迹;读书是深沉的,要用心用脑去理解、体会、感悟。所以,不是时间不够用, 而是我们不愿意把时间用在“费脑子”的事情上。

⑤拒绝喧嚣的社交网络,腾出更多的时间读书,是需要勇气的。去年,“网红”埃森娜在 YouTube 上发布了最 后一条视频《为什么我要放弃社交媒体》,并彻底删除了自己的账号以及 275 万个订阅者。为什么这么做?埃森娜 认为,社交媒体是不真实的,制作出的形象、编辑过的生活,虽然能获得关注,但也丧失了真正的自我。

⑥我们生活在这个被屏幕统治的时代,时空被网络割裂,“碎片化”成为生活常态。诚然,从网络获取信息很 重要,彻底逃离网络几乎不可能。但是,面对网络,我们可以做出有益的选择。让我们放弃那些八卦消息和无聊视 频,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读书吧!

(1)选文针对网络时代人们习惯于_____,而由此带来的_____后果的现象,提出了 观点。

(2)从选文内容看,埃森娜放弃社交媒体的原因是(不超过 15 字)_____

(3)对选文的结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课外文言语段

   景公①之时,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陛②.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 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 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注释】①景公: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       ②陛:殿堂的台阶。©裘:皮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公狐白之裘_____

②发粟饥寒者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点字的落实。

贤君,饱知人之饥。_____

(3)晏子劝说景公的目的是_____,纵观全文,景公是_____君主。

 

共241572条记录 当前(11883/24158) 首页 上一页 11878 11879 11880 11881 11882 11883 11884 11885 11886 11887 11888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