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题

八年级组织同学们开展以“人无信不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明诚信内涵】下列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一些关于“诚信”的诗句,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______

①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②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③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⑤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⑥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①②⑥

(2)【看诚信行为】王阿姨是诚实守信模范,下面是《校园传真》的小记者对她的采访,请你结合语境,帮忙完成。

小记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阿姨:比如平时对朋友许下的诺言一定要履行,考试时一定要严格遵守考场纪律,将诚信落实在点滴行动中。

小记者:谢谢您!

答案:王阿姨,您好!请问您认为我们做为中学生要做到诚信平时应当怎么做?

(3)【懂诚信态度】采访中也有人认为,考试作弊、借钱不还、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行为,并不一定会带来严重后果,有人也许会因此获得“惊喜”。为了加深大家对“诚信”的认识,同学们举行了辩论会,下面是正方同学准备的资料,那么正方观点应该是______

“诚信是金”,说的是做人讲诚信,就像金子一样宝贵,自古以来,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实事求是,讲究信誉就是人们追求的品格和德行。马克•吐温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当你拿不定主意时,就说实话。它将令你的对手感到窘困,令你的朋友感到释然。”

(4)【谈诚信感言】活动结束时,班长拟写了一则活动感言,请你仿照画线句,结合语境,补全横线上的内容。

诚信是一股甜甜的泉水,使懂得的人记住生活的美好;诚信是一首动听的歌谣,使幸运的人感到生活的乐趣;诚信是____________……让我们伸出双手。

 

(题文)名著阅读。

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到了一九二〇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我被派到上海去帮助组织反对赵恒锡的运动。那年(一九二二年)冬天,第二次党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我本想参加,可是忘记了开会的地点,又找不到任何同志,结果没有能出席。我回到湖南,大力推动工会的工作。

(1)上段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所属章节为:

A.第一章  探寻红色中国            B.第三章  在保安

C.第四章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D.第五章  又是白色世界

(2)文中的“我”是谁?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中,“诚信”是备受推崇的一种人格境界。②它要求人们真实无妄、诚实无欺,它是一种个人修养,又是一种道德行为。③诚实守信是处理朋友间关系的准则,背信弃义则为人所不齿。④因此,诚信既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生存之基,诚信的人,心智清明,择善而从。⑤只有诚实,才能获得人们的信任,只有守信,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支持。

请提取第①句的主干,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典诗文默写。

(1)飞漱其间,____________,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2)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3)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4)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将字母填写在横线上。(     )

(1)家乡以其______(A.浓重B.沉重C.厚重)的文化积淀承载着悠久的中华历史。

(2)父亲对孩子的爱、关心和照顾,乃至父亲的一举一动,都在______ (A.潜移默化B.潜滋暗长C.潜心贯注)地影响着孩子。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溃退        狼籍    赋闲    眼花缭乱    B. 踌躇    琐屑    婆娑    坦荡如砥

C. 窒息        燥热    颓搪    油光可鉴    D. 诘责    蹒姗    镌刻    和颜悦色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首(qiáo)       然(qiǎo)     杆(wěi)        深痛疾(wù)

B. (chuò)       黑(yōu)      儒(zhú)        疲力尽(jīn)

C. 花(yīn)        亮(zēng)     枝(qíu)        恹欲睡(yān)

D. (qī)         教(huì)      强(jué)        精竭虑(dān)

 

题型:话题作文
难度:困难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俩站着不说话。”在顾城的诗里,陪伴就是这么简单而美好。陪伴我们的,也许是一个人,一本书,一只宠物,一个梦想,一段时光,一场风雨,一米阳光……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陪伴。比如说这会儿,你我之间是一段短暂的陪伴;比如说我们的学生时代,和我们的同学和老师,那是几年的陪伴;还有一种陪伴,是生命里血脉注定的一生的陪伴,那是我们和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陪伴……

请以“陪伴”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六百字的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困难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元微之书①  》白居易

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②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③。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也。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修书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④尘念,此际暂生。

【注释】①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元微之,即元稹,为白居易好友,当时被贬为通州司马②殚:尽,全。③动弥旬日:动,动不动;旬日,十天。④瞥然:形容时间短暂。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修书以先奉报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词。

(1) 晓雾将歇 ______   

(2) 夕日欲颓 ______ 

(3)动弥旬日  _____ 

(4)去我万里  ______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

4.两则短文表达的情感有同有异,请分析两则短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异同?

 

题型:诗歌鉴赏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定林所居

宋·王安石

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

临溪放杖依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

二月四日作

宋·陆游

早春风力已轻柔,瓦雪消残玉满沟。

飞蝶鸣鸠俱得意,东风应笑我闲愁。

【注】①定林:地名,为名胜之地。②此诗作于淳熙八年(1181年),作者落职闲居家乡。

1.《定林所居》中的“溪”、“山”分别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二月四日作》通过_____________和消残之雪来描写早春的景色。

2.尽管两首诗都有“闲”字,诗人心境却不一样,请作具体分析。

 

共241572条记录 当前(12528/24158) 首页 上一页 12523 12524 12525 12526 12527 12528 12529 12530 12531 12532 12533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