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①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蚤②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 昧爽③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④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⑤之,是可笑也! (选自《聊斋志异·狼三则》) [注释]①欻(xū):忽然,突然。②蚤:通“早”。③昧爽:拂晓,黎明。④逡(qūn)巡:有顾虑而徘徊不前。⑤罹(lí)遭遇祸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有屠人货肉归____ ②瞰担上肉____ ③随屠尾行数里____ ④仰首细审____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屠惧,示之以刃,少却。 ②不如悬诸树而蚤取之。 3.[甲][乙]两文中的两只狼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 4.[甲][乙]两文中的两个屠户,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5.[甲][乙]两文的最后一段都是什么表达方式?都在文中起怎样的作用? 6.[甲][乙]两文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冥,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如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断其后,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加点的文言词语。 一狼径去(____________) 其一犬坐于前(______) 一狼洞其中(________) 盖以诱敌(________) 意将隧如以攻其后也(________) 2.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久之,目似冥,意暇甚 B. 又数刀毙之 C. 问之,鬼曰:“我是鬼” D. 恐其变化,唾之 3.“其一犬坐于前”的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一犬坐/于前 B. 其一/犬坐于前 C. 其一犬/坐于前 D. 其/一犬/坐于前 4.本段表现“狼亦黠矣”的句子有哪些?各用的是什么描写方式?
|
|
请将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试解释加点的字。 ①缀行甚远(____________) ②一狼仍从(_____________) ③屠大窘(______________) ④顾野有麦场(__________) ⑤积薪其中(____________) ⑥苫蔽成丘(__________) ⑦目似暝(______________) ⑧又数刀毙之(__________) ⑨一狼洞其中(__________) ⑩止露尻尾(__________) ⑪乃悟前狼假寐(__________) ⑫狼亦黠矣(__________)
|
|
填空。 (1)《狼》的作者_________,____朝著名文学家,本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______________》。 (2)《聊斋志异》中的“聊斋”是作者的______名,“志异”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__________)→ 惧狼 → (__________)→ (__________)
|
|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缀(______) 窘(_______) 苫蔽(_______)(_______) 奔倚(_______) 数刀毙之(______) 隧(______)入 尻(______)尾 chí(______)担持刀 dān dān(_______)(_______)相向 目似míng(______) 意xiá(_____)甚 狼亦xiá(______)矣 假miè(______)
|
|
任选一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1)命题作文:那一刻,几分甜蜜在心头 (2)遇见你,我便拥有了 ____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 ②两篇文章都要写成记叙文。 ③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
|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对陶渊明《饮酒》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歌首句的节奏停顿应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B. “悠然见南山”的“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C. 诗中的“心远”、“悠然”表明了诗人的心境。 D. 全诗热情讴歌了闲适、宁静的田园生活,而结句“欲辨已忘言”则表明了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 2.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画面。
|
|
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问 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发动 B.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任:责任,使命 C. 人恒过然后能改 过:犯过错 D.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指在国外 2.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选文第一自然段列举古代贤士的事例,说明有成就的人必先经历苦难的磨练。 B. 选文第二自然段先提出中心论点,再论述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内忧外患将导致灭亡。 C. 从选文可以看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是造就人才的主观因素。 D. 选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既增添了气势,也给人以美感。 3.选文的观点对你的成长有何启示?结合实际谈一谈。
|
|
长在心上的眼睛 ①小驴的爸爸妈妈扔下当时才三岁的小驴进城打工的第二年,奶奶的双眼突然就什么也看不见了,走路只能拄着棍子。可最近,小驴惊讶地发现,奶奶的眼睛似乎复明了。 ②做饭切菜时,明晃晃的菜刀紧挨着奶奶的手刷刷地飞,吓得小驴直吸冷气,可奶奶手下的菜切得又细又匀,刀丝毫没伤到手。平时吃饭,奶奶总是将盛得满满的一碗给小驴,自己碗里的饭却浅浅的。小驴很是心疼奶奶,有时趁奶奶不注意,偷偷地将盛得多的那碗换给奶奶,可每次都会被奶奶发现。小驴以为奶奶的眼睛复明了,悄悄地将手指放在奶奶的眼睛前面晃了晃,可奶奶还是一点也感觉不到。小驴想,奶奶一定具有了特异功能。 ③小驴的爸爸妈妈每到秋天都给小驴邮鞋。可这年秋天,鞋没有邮来。小驴脚上的旧鞋,鞋底都快磨透了。可他不想告诉奶奶,他知道奶奶没有钱买。冬天很快来了,小驴脚上的鞋急得张开了嘴,五个脚趾头冻成了胡萝卜头。 ④到了晚上,小驴脚痛,睡不着觉,他发现奶奶到了深夜也不睡,总是背对着他坐着。小驴问奶奶,奶奶说:“躺着累,坐一会儿。”许多天过去了,奶奶经常一坐就是大半夜。 ⑤周日,小驴一大早就来到村外的山上。山上的雪很大,到处白茫茫的,地上的草木全都盖上了厚厚的大被子。小驴用一把小铲子扒开积雪,挖出藏在雪下的一种草根根,宝贝似的装进一个红色塑料袋里。这种草根很少,小驴四处寻找着,不知什么时候,小驴露在外面的脚趾被树枝扎破了,雪地上留下鲜红的血迹。可小驴仍不停地找着,挖着,脚上的鞋也磨得没有了底。 ⑥回来的路上,小驴遇到大胖。大胖不解地说:“ 你真傻啊,怎么大冬天穿个没底儿的鞋四处跑?”平时,小驴就怕别人说他傻。因为他听人说,因为他傻,爸爸妈妈才不要他了。可这次小驴没生气,他笑了笑,转身一瘸一拐地往家跑。回到家,小驴举着塑料袋冲奶奶喊:“奶奶,这是给你的药。”奶奶赶紧接过来用手摸了摸,“ 驴儿,你这是在哪儿弄的?”“ 我在山上挖的。王爷爷说,这草能治失眠。”奶奶眼眶红了,急忙弯腰下去抓小驴的脚,她用颤抖的手脱去小驴脚上那双破得实在不能再穿的鞋,将小驴那两只脚放在自己的衣服里暖着。过了一会儿,奶奶放下小驴的脚,从床头柜上拿起一双棉鞋:“ 穿上试试,看合脚不?”小驴突然明白了,原来奶奶夜里坐着不睡,是在黑暗中一针一线地给他做鞋。他流着泪说:“ 奶奶,你是不是有特异功能?”奶奶摇摇头。“那你怎么看到的?” ⑦“用心。” ⑧“心上也长着眼睛?”小驴惊奇地问。 ⑨“是的,每个人的心上都长着一双眼睛。”奶奶笑了笑说。 1.本文写了奶奶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 2.“鞋”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3.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 山上的雪很大,到处白茫茫的,地上的草木全都盖上了厚厚的大被子”这句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她用颤抖的手脱去小驴脚上那双破得实在不能再穿的鞋”一句中的“ 颤抖”有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小说的标题“长在心上的眼睛”不如“ 奶奶的眼睛”好,你的看法是什么呢?请说明理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