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①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②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③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 ④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A. ①③②④ B. ④③②① C. ②③①④ D. ④②③①
|
|
下列有关文化知识、文学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 A. 《故乡》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鲁迅先生的作品还有散文集《朝花夕拾》《野草》,杂文集《坟》《南腔北调集》等。 B. 小华属“猴”,小明比小华小一岁,小明应该属“羊”。 C.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其代表作有《羊脂球》《悲惨世界》等,他与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D.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大学》提出的八条目。
|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号召,得到了全校师生的积极响应和一致拥护。 B. 对日本右翼势力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挑衅言论,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怎能无动于衷? C. 今年,重重雾霾席卷了大半个中国,饱受其害的人们终于认识到环境保护。 D. 在激烈的学习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信心不足,二是方法不当。
|
|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科学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新奇美好的世界,使人类对未来充满 。 (2)家家户户门楣上挂着艾草,植物的草香 着艾叶的芬芳,萦绕在五月乡村的上空。 (3)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我们随州有着 的资源优势。 (4)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凭借 的故事情节和细腻深刻的人性描摹贏得观众一致好评。 A. 憧憬 融合 独一无二 扣人心弦 B. 幻想 融合 得天独厚 触目惊心 C. 憧憬 混合 得天独厚 扣人心弦 D. 幻想 混合 独一无二 触目惊心
|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嬉闹 一代天骄 旁鹜 味同嚼蜡 B. 诓骗 红装素裹 栈桥 开堂破肚 C. 抽噎 无与伦比 骈进 断章取义 D. 洁难 诲人不倦 亵渎 面面厮觑
|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风骚(sāo)谮害(zèn) 恪尽职守(kè) 重蹈覆辙(zhé) B狡黠(xiá)陨落(yǔn) 恃才放旷(shì)强聒 不舍(ɡuā) C煞白(shà)逞辩(chěng)媚上欺下(méi)歇斯底里(xiē) D名讳(huì)汲取(jí) 前仆后继(fù) 吹毛求疵(cī)
|
|
书法作品欣赏及文字书写。 (1)下列对右边书法作品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______) A.各种笔画的起止、转换都极其圆熟。 B.“晚”字行笔灵活连贯,像行云流水一样自然。 C.在章法上,笔画疏密有致,字体大小适宜。 D.作品具有颜体书法丰厚饱满,阔大端正的特点。 (2)用正楷或行楷将下面文字抄写在方格中,要求:正确、流利、美观。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
|||||||||||||||||||||||||||||||||||||||||||||||||||||||||||||||||||||||||||||||||||||||||||||||||
(四) 上学期我到横河村小学支教。那天正在上课,突然,隔壁教室里传来了李老师愤怒的呵斥声:“你又来了,出去!出去!”很多学生也跟着喊。 嘈杂声影响了我的课堂,我连忙打开教室门,只见李老师正连拉带拽地把一个老头推出教室。 老头六十来岁,满身邋遢,拖着个大麻袋,傻笑着一步一顿地离去。 课后,李老师告诉我,老头子是本地的孤寡老人,脾气古怪倔强,不管你上没上课,常常旁若无人地闯入教室乱找乱动,把垃圾桶翻得一片狼藉。 正说着,我班有个学生跑来,“杨老师,快,快去,陈业被那老头打了!” 当我赶到时,陈业已被老头推倒坐在地上哭喊着:“还我……我还没喝完啊,臭老头!”原来老头盯上了他手中的饮料瓶,没等他喝完就抢去了,在他眼里,能卖的垃圾简直就是“宝”。校长也赶来了,一边骂一边把老头踉踉跄跄地推出了校门。几天后,我班正在朗读课文。“嘭”的一声巨响,教室门猛地被撞开,大家吓了一跳。一看,又是那老头。一手拖着麻袋,一手紧攥拳头,朝教室后面的垃圾桶大摇大摆地走去,那架势随时等着反抗我来推他。 “臭老头,出去!”“臭老头,快出去!”很多学生异口同声地喊着,整个课堂一片喧哗。当老头走近我时,我出人意料地让开了道,并向学生做了个安静的手势。 “继续朗读吧,不要打扰老爷爷捡东西了!”我平静地说。犹豫间,琅琅书声又逐渐响起。我们反常的举动让老头有些发愣。他从垃圾桶里翻出了几个饮料瓶后,竟加快了脚步往外走,饮料瓶掉出了一个也不知道。我捡起来送到他手中,他疑惑地看了看我…… 又过了几天,我正在上课,教室的门又突然被推开,老头刚探进半个身子,一看是我,竟缩了回去,还轻轻地带上了门离开了。我们发现老头和以前都不大一样了!我问学生:“老爷爷为什么会变了呢?” “我知道,因为前几天老头子没有被老师推出去。” “杨老师没骂他,还帮他捡瓶子!”陈业若有所思地说,“老头……老,老爷爷好像知道杨老师对他好!” 我说道:“老爷爷一个人孤零零的,每天起早贪黑到处捡破烂不容易呀,老师有个办法可以帮帮他:大家平时把丢弃的那些废品专门放进一个袋子收集起来,送给老爷爷,谁愿意负责这件事?” “我愿意!”“我也愿意!”……好多学生都争着说。没想到陈业也抢着举手,我把这件事交给陈业负责。 从那以后,我班无论上什么课,老头子再也没有闯进教室了。 临近期末的一天,我一进教室就看见讲台上多了一盆水仙花,我惊讶地问:“这花是哪位同学放在这里的呀?”陈业兴奋地说:“老师,花是老爷爷从菜市场买来的, 他让我带到教室摆在讲台上,说是谢谢同学们,谢谢您呢!”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那节课上得特别开心。 转眼间,一个学期就过去了。暑假里我又被临时通知回到原单位。教师节那天,遇到了李老师,我问起老头子的事。李老师说:“他死啦。”“啊,怎么死了呢?”我很是惊愕。“暑假里,他跳入水中救上了一个小孩,自己却因体力不支被淹死啦。 听村里人说老头也不怎么会游泳。”李老师补充道,“对了,他救的小孩就是你班的陈业……” 我听着,心里酸酸的,竟有些想流泪,朦胧间眼前就浮现了那盆水仙花…… (选自2009年第6期《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1.请用简洁的语言在方框内写出相关的故事情节(每处不超过6个字)。 老头闯课堂 → 我善待老头 → 同学帮老头 → → 2.小说主要刻画了两个人物,一个是老头,一个是杨老师(“我”),你最欣赏哪个人物?请说明理由。 3.下列句子任选一句,请赏析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一看,又是那老头。一手拖着麻袋,一手紧攥拳头,朝教室后面的垃圾桶大摇大摆地走去。 (2)老头刚探进半个身子,一看是我,竟缩了回去,还轻轻地带上了门离开了。 4.文中画线句写到杨老师帮老头捡饮料瓶,此时老头心里会想些什么?请联系语境,描写老头的心理活动。(30字左右)
|
|
每天进步一点点 ①美国的质量管理大师戴明博士传授了最简单的成功方法——每天进步一点点。 ②每天进步一点点,听起来好像没有冲天的气魄,没有轰动的声势,可细细地琢磨一下:每天、进步、一点点,那简直是在默默地创造一个意想不到的奇迹,在不动声色中酝酿一个真实感人的神话。 ③撑杆跳高王子布勃卡的纪录是一厘米、一厘米升高的;110米跨栏飞人刘翔的速度是0.01秒、0.01秒加快的。一个骄人的成就来自于一点一滴的进步,有赖于一步一步地积累。 ④每天一点点地进步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天天都有目标,时时都能努力,人人都可为之,仅此而言,已弥足珍贵。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最初也许只有一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便产生天壤之别,原因就在于平时进步积累的多与寡。每天自学一小时,一周就是七小时,一年累计365个小时,几年下来就可以完成大学本科课程的学习。每天用5分钟改进自己的工作,每周5个工作日都这么坚持改进,几年下来就会成为这个行业的行家里手。虽然每天只进步一点点,但每天都超越了昨天,如此日有所进、月有所变,用心写好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加号,不论钻研什么学问、从事什么工作,都能享受胜利的喜悦,达到理想的高峰。 ⑤做到“每天进步一点点”并不容易,因为任何丝毫的进步都不会从天而降,都不能唾手可得,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每天进步一点点,贵在每天,难在每天。“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要每天进步一点点,就要耐得住寂寞,不因收获不大而心浮气躁,不因目标尚远而情移心摇,而应具有持之以恒的韧劲;就要顶得住压力,不因面临障碍而畏惧退缩,不因遇到挫折而垂头丧气,而应具有攻坚克难的勇气;还要抗得住干扰,不因灯红酒绿而分心走神,不因冷嘲热讽而犹豫停顿,而应有专心致志的定力。 ⑥每天进步一点点,使每一个今天充实而又饱满;每天进步一点点,终将使一生厚重而充实。 1.下面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开篇直接提出中心论点,结尾处再次强化中心论点,主体部分更是处处紧扣中心论点反复强调。文章思路清晰,论证严密。 B. 第④段,作者通过假设推理来证明论点,指出每天自学一小时,或每天用5分钟改进自己的工作,必定日有所进、月有所变。论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C. 作者善于运用引用论证的方法阐述道理。如第⑤段引用的诗句,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说服力,也使文章富于文采。 D. 文章告诉我们,每天进步一点点,贵在每天,难在每天。唯有一天不缺,方能达成所愿。 2.下面与第②段中“每天、进步、一点点”含义不符合的一项是( ) A. 杰克•伦敦经常把抄录词句的小纸片挂在窗帘、衣架、柜橱、床帐上,随时记诵,终于掌握了大量的词语,写起文章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B. 宋代画家文同是画墨竹的能手,拥有非常丰富的关于竹的知识,一说起竹,他可以如数家珍,滔滔不绝。 C. 蒲松龄为了写《聊斋志异》,常设茶烟在道旁,“见行者过,必强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正因为这种“闲聊”,他才积累了大量的创作素材。 D. 鲁迅曾说过,无论什么事,如果不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3.“每天进步一点点”具有哪些意义?请简要概括。 (1) (2)
|
|
课外文言文阅读 涸辙之鲋 庄周家贫,故往贷①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②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③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与④,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注释:①贷:借。②波臣:海神的臣子。③激:引。 ④常与:常在一起的,指水。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庄周忿然作色曰/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B. 周顾视/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C. 我且南游吴、越之王/年且九十 D. 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余因得遍观群书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诺 我 将 得 邑 金 将 贷 子 三 百 金 可 乎? 3.庄周为什么要给监河侯讲“涸辙之鲋”的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