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题

选择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

A. (xiàng)  (duo)  (xĭng)   风云(zhà)   本色行(dāng)

B. 然(mò)    立(yì )   躇(chóu)  不齐(cī)     而不舍(qì)

C. (hè)    杂(róng)  (chén)  忠心耿(gĕng)   鞠躬尽(cuì)

D. 视(chēn)  石(pán)   佩(qīng)  矫揉造作(jiăo)   为人知(xiăn)

 

海量阅读。                                                       

为了庆祝“党的十九大”顺利召开,重庆市第十八中学初2019级某班开展了《红星照耀中国》读书活动。下面是某同学的读书分享发言,请你将它补充完整:

(1)《红星照耀中国》是_______(国家)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作品

(2)如果你在买书时没有找到此书,你可以尝试搜索这本书在中国的另外一个名字:_____________。(书名)

(3)读完此书后,我发现整本书描写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为理想而展开长期的艰苦卓越的伟大斗争,展现了中共领袖人物伟大而平凡的个人风采和独特魅力。例如,作者在书中写到:他像其他红军领袖一样,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他就是被作者在书中称为书生出生的造反者_________,(人名)我对他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

 

三、读下文回答问题

“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她的这个动作“5136”,让几位裁判亮出了9.5的高分。

这位年方十六的中国姑娘,赢得了金牌。  

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两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新秀时,惊讶不已。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1.画“        ”的句子使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2.结尾画“           ”使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几生修得到梅花

李榕桦

①在万紫千红的花的世界,梅花是最特立独行的一种。

②江南的冬天还未过去,寒风肆虐,雪花纷飞,万木都在沉睡之中,而梅花却在这时,绽开一树树的花朵,向人们报告着春之将至的讯息。她不管桃儿、杏儿们嫉妒的流言,也不贪图蜂儿、蝶儿们嗡嗡的追捧,孤傲豪迈地开在漫天飞雪中,不畏严寒,独步早春。

③怒号的狂风不是不想吹灭她的火焰,漫天的大雪不是不想掩息她的娇媚,而她却在凌霜斗雪中更加灼灼有神。那纷纷扬扬从天而降的雪花,似乎成了他玉洁冰清的知音,心魂相印的伴侣。

④在无锡梅园观赏过梅花,走进梅花,你会感到诗意像湖水一样漫上心头。润如凝脂的红梅,洁如瑞雪的白眉,碧光盈盈的绿梅,明艳灿灿的黄梅,构成了一个缤纷多彩的梅的世界。小小的花朵似乎不受半点尘埃的侵染,宛若悄然飘落凡尘的仙子,真正是冰肌玉骨。你若拿俗常的桃花、杏花和她们对照,越发显得梅花的脱俗。置身花下,你会被随之而来的清幽的芳馨环绕,使你立刻想到“暗香浮动”。梅花的香气不像梨花、水仙花那样肥硕袭人,她若有若无,清逸幽雅,它是那么婉约和内敛。观赏梅的枝干,姿态极美,有的疏影横斜,有的奇崛突兀,有的苍劲朴拙,有的狂放洒脱。怪不得古人说“梅以形势为第一”。

⑤最喜欢看那棵古梅,虬曲盘错,势如游龙。铁骨嶙峋、古朴苍劲的枝头,绽放着朵朵温润率真的红梅,那种强烈的对比给你以心灵的撞击,无法用语言描述。仿佛眼前的梅花是从悠远的历史深处走来,她曾与宋代林和靖①相伴相守,在西湖孤山朦胧的月色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她曾和画家王冕相交,是王冕笔下“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那幅墨梅的范本,在王冕精心经营的梅园里度过许多春夏秋冬。她是陆游一生痴迷的梅花,她是王维、苏轼、杨万里、范大成他们曾经反复歌咏的梅花,她是被鲁迅识为“只有梅花是知己”的那一树,她是历代有道的君子仰慕钦敬,视为修养的典范,感叹“几生修得到梅花”那一树。

⑥特立独行的梅花从历史深处走来,那冰肌玉骨的韵致,高标清雅的圣洁,横斜疏美的仙姿,傲岸坚贞的风骨,凌霜斗雪的意志,独步早春的气魄,铸成了华夏民族的心魂,成为了中华民族代代相袭的品格和精神。站在梅花前,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心境,还是陆游说的好啊,“何方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注释】①林和靖:林逋(968-1028)。字君复,谥号和靖先生。

1.作者在梅园赏梅时感到了诗意,梅花的哪些特点富有诗意?请结合第④段概括。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她不管桃儿、杏儿们嫉妒的流言,也不贪图蜂儿、蝶儿们嗡嗡的追捧,孤傲豪迈地开在漫天飞雪中,不畏严寒,独步早春。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文章第⑤段中“有道的君子”是指哪些仰慕梅花的人们,他们有着高尚的志趣,视梅花为修养的典范。

B. 文章第③段连用两个“不是不想”,写出了狂风和大雪的无奈,作为梅花的知音和伴侣,它们只能选择手下留情。

C. 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巧妙地将叙述经历、描摹梅花、抒发情感、表达意趣融为一体。

D. 文章第④段通过梅花雨桃花、杏花、梨花、水仙花的对比,突出了梅花与众不同的美好,也流露出作者对哪些“俗常”之花的厌恶。

E. 文章引用大量诗句,既表达了作者的心境,又丰富了文章的意蕴,语言典雅,令人回味。

4.文章第⑥段在全文有怎样的作用?请分别从结构和内容角度具体分析。

5.请默写一句有关梅花的诗句。

 

根据课文,用规范汉字在下列横线上补写上相应的句子

(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____ 。《长歌行》

(3)又夹百千求救声,____________________  ,抢夺声,泼水声。《口技》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5)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 。《黄鹤楼》

(6)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______ 。《送友人》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船凉。

忆君遥在潇湘上,愁听清猿梦里长。

1.诗歌一二两句中描写了“橘柚香”、“江风引雨”等景色,请选择一处分析其表达作用。

2.诗歌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下面问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心亭看雪》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日更定矣。                     问其姓氏,金陵人,客此。

B. 未复有能其奇者。               念无为乐者,

C. 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隶而之,

D. 余强饮三大白别。               乃记之去。

2.下列句式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相与步于中庭。    B. 坐潭上

C.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D.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B. 甲文第二、三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

C. 乙文“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

D. 甲乙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后所写的借景抒情的文章,乙文写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题目:秋天里的故事,真美!

要求:(1)文体不限,内容具体,感情真挚,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学校和姓名。

 

文人多是孤独的,他们的孤独是灵魂的孤独,是文化的孤独。请你参加“品味文人的孤独”专题学习活动。

(1)你认为谁是孤独的?请任选下面一人,写出对其“孤独”的理解。(形式不限)

陶渊明柳宗元、 陈子昂、杜甫、苏轼、李清照、鲁迅

屈原是孤独的。“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他孤独的宣告

张岱是孤独的。隆冬深夜去湖心亭看雪,茫茫天地,余舟一芥,遗世而独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诗句不属于表现文人孤独的一项是_______

A.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B.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C.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有 些 人

张晓风

⑴有些人,他们的姓氏我已遗忘,他们的脸却恒常浮着——像晴空,整个雨季中我们不见它,却清晰地记得它。

⑵那一年,我读小学二年级。有一个女老师,她教过我们些什么,我完全没有印象。但永远记得某个下午的作文课,一位同学举手问她“挖”字该怎么写。她想了一下,说:“这个字我不会写,你们谁会?”我兴奋地站起来,跑到黑板前写下了那个字。那天,放学的时候,她向全班同学说:“我真高兴。我今天多学会了一个字,我要谢谢这位同学。”

⑶我立刻快乐得有如肋下生翅一般——我平生似乎再没有出现那么自豪的时刻。

⑷那以后,我遇见无数学者,他们尊严而高贵,似乎无所不知。但他们教给我的,远不及那个女老师多。她的谦逊,她对人不吝惜的称赞,使我突然间长大了。

⑸有一次,我到一家米店去。

⑹“你明天能把米送到我们的营地吗? ”“能。”那个胖女人说。

⑺“我已经把钱给你了,可是如果你们不送,”我不放心地说,“我们又有什么证据呢? ”“啊!”她惊叫了一声,眼睛睁得圆突突,仿佛听见一件耸人听闻的罪案。“做这种事,我们是不敢的。”

⑻她说“不敢”两字的时候,那种敬畏的神情使我肃然。她所敬畏的是什么呢?是尊贵古老的卖米行业?还是“举头三尺即神明”?她的脸,十年后的今天,如果再遇到,我未必能辨认,但我每遇见那些无所不为的人,就会想起她——为什么其他的人竟无所畏惧呢!

⑼有一个夏天,中午,我从街上回来,红砖人行道烫得人鞋底都要烧起来似的。忽然,我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人疲软地靠在一堵墙上。他的眼睛闭着,黝黑的脸曲扭如一截枯根。他也许是中暑了,需要一杯甘冽的冰水。他也许很忧伤,需要一两句鼓励的话。虽然满街的人潮流动,美丽的皮鞋行过美丽的人行道,但是没有人驻足望他一眼。

⑽我站了一会儿,想去扶他,但我不能不有所顾忌。如果他是疯子,如果他的行动冒犯我——于是我扼杀了我的同情,让自己和别人一样漠然地离去。

⑾那个人是谁?我不知道,我们只不过是路人。但他的痛苦却盘踞了我的心,他的无助的影子使我陷在长久的自责里。

⑿那陌生的脸于我是一种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⒀对于代数中的行列式,我是一点也记不得了。倒是记得那细瘦矮小、貌不惊人的代数老师。那年7月,当我们赶到联考考场的时候,想不到的是代数老师也在那里,他那苍白而没有表情的脸竟会奔波过两个城市在考场上出现,是颇令人感到意外的。

⒁接着,他蹲在泥地上,捡了一块碎石子,为特别愚鲁的我讲起行列式来。我焦急地听着,似乎从未那么心领神会过。泥土的大地可以成为那么美好的纸张,尖锐的利石可以成为那么流利的彩笔。他使我在书本上的注解之外了解了“君子谋道”的精神。

⒂那天,很不幸的,行列式并没有考,而那以后,我再没有碰过代数书。我的最后一节代数课竟是蹲在泥地上上的。事隔十多年,才忽然咀嚼出那意义有多美

⒃代数老师姓什么?我竟不记得了,我能记得语文老师所填的许多小词,却记不住代数老师的名字,心里总有点内疚。

⒄是啊,在生命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我们模糊了他们的面庞,忘记了他们的名字,但他们带给我的美好与触动不是比一个名字更有价值吗?

1.文章共写了我记忆中的四个人,请补充女老师和米店胖女人让我觉得难忘的原因。

女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米店胖女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衣衫褴褛的中年人:他的无助、路人的冷漠、我的自责

代数老师:对学生负责,真心为学生好,体现了“君子谋道”的精神。

2.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⑴“啊!”她惊叫了一声,眼睛睁得圆突突,仿佛听见一件耸人听闻的罪案。(第七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于是我扼杀了我的同情,让自己和别人一样漠然地离去。(第十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划横线句写道:“事隔十多年,才忽然咀嚼出那意义有多美。”请结合文意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⒄段的作用。

5.读罢全文,你一定会发觉你的生命中也曾出现过“有些人”。请用简洁的语言讲一讲关于他(她)的事儿。

 

共241572条记录 当前(12640/24158) 首页 上一页 12635 12636 12637 12638 12639 12640 12641 12642 12643 12644 12645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