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乙】范文正公仲淹悴①,依睢阳②朱氏家,常与一术者游。会术者③病笃④,使人呼文正而告曰:“吾善炼水银为白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内⑤文正怀中。文正方辞避,而术者气已绝。后十余年,文正为谏官,术者之子长,呼而告之曰:“尔父有神术,昔之死也,以汝尚幼,故俾⑥我收之,今汝成立,当以还汝。”出其方并白金授之,封识宛然⑦。 (选自《东轩笔记》) 【注释】①悴:困苦。②睢(suī)阳:古地名,今河南境内。③术者:术士。古代大多指有一定技能的人。④病笃:病重。⑤通“纳”,放入。⑥俾:使。⑦宛然:依然如故。 1.下列加点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 所恶有甚于死者 妇人异甚 B.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齐命使,各有所主。 C.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D. 故不为苟得也 此为其故迹,岂信然耶。 2.下列句中加点虚词意义用法相同的是: A. 使人呼文正而告曰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B. 以汝尚幼 今以付子 C. 尔父有神术,昔之死也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D.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臣以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3.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会术者病 文正方辞避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内文正怀中。 5.试用【甲】文的主要观点,结合【乙】文内容,简要评价范仲淹。
|
|
“大国工匠进校园”综合性学习活动: 去年“五一”期间,央视播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引起热议。某校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各题。 材料:我国数千年历史中,出现过鲁班这样的大师级工匠,也有修造出故宫这种世界奇观建筑的工匠,这说明中华民族的基因里,的确有工匠精神。《大国工匠》讲述的8个工匠,正是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才缔造了工匠的神话:錾刻师孟剑锋为北京APEC会议创作国礼“和美”纯银丝巾,焊工高凤林为火箭焊“心脏”,钳工顾秋亮为“蛟龙号”装配载人深潜器……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某校邀请大国工匠孟剑锋来校做演讲,书法社结合孟剑锋的事迹拟写了一副“宝剑锋从磨砺出, ”的对联。根据材料信息填写。
|
|
下列有关语法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旗鼓相当 不动声色 故弄玄虚 稔熟于心,短语类型各不相同。 B. “无论植树还是种草,土壤中必须有充足的水分”是条件关系的复句。 C. “我却怎么也笑不出,陷入了迷惘的沉思”一句中“沉思”是名词。 D. “翻开有关西域的书籍,你会惊讶于罗布泊的热闹繁华。”一句中画横线部分的句子成分是补语。
|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著名媒体人“罗胖”提出这样一个概念,他认为,未来中国人必须适应“U盘化生存”,即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 B. 与早餐、中餐相比,晚餐宜少吃。长期晚餐过饱,反复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往往造成胰岛素细胞提前衰竭而埋下糖尿病。 C. 精神颜值,是衡量一个人内心善良或靓丽的数值。精神颜值的高低代表了一个人心灵美的程度,相对外表颜值高只是一时而言,精神颜值则可以永葆青春。 D. 中国创客还处于发育期,数量规模都较小,由于国内的认知度较低的原因,中国创客创业后往往依赖海外市场。
|
|
仿照下面两个例句,按要求再写一个。 要求:①是中外名著;②写出书名、人名和有关情节;③至少运用一个成语;④句式与例句基本一致。 例句1:《三国演义》中,求贤若渴的刘备,三顾茅庐,请得孔明辅佐,成就一番事业。
|
|
根据提示,用古诗文填空。 ① ,崔九堂前几度闻。 (《江南逢李龟年》) ②晴川历历汉阳树, 。 (《黄鹤楼》) ③细草微风岸, 。 (《观猎》) ④ ,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元二使安西》) ⑤ ,人迹板桥霜。 (《商山早行》) ⑥曲径通幽处, 。 (《题破山寺后禅院》) ⑦ ,弟兄羁旅各西东。 (《望月有感》) ⑧ ,似曾相识燕归来。 (《浣溪沙》)
|
|
请找出下列词语中的四个错别字,写在横线上。 险象迭生 金璧辉煌 一反既往 销声匿迹 正襟危坐 断章取意 粗制滥造 再劫难逃 周道如砥 遍稽群藉 味同嚼蜡 矫揉造作
|
|
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葳蕤(ruí) 聒噪(guā) 炽痛 (chì) 头晕目眩(xuàn) B. 伛偻(lǚ) 藩篱(fān) 稽首 (qǐ) 戛然而止 (jiá) C. 剽悍 (biāo) 羸弱 (léi) 酷肖(xiào) 锲而不舍 (qiè) D. 勾当 (gōu) 沉湎 (miǎn) 戏谑(xuè) 威风凛凛(lǐn)
|
|
作文。 生活中,我们总是认为自己缺少与自然的亲近,缺少别人的关爱、理解和肯定,缺少……其实,它们就在你我的身边。 请以“其实, 就在我身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③不要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
|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 睡在芬芳的稻草床上 周志国 ①睡在稻草上。小憩的庄稼人。贪玩的孩子。阳光洒在温软金黄的草堆上。花儿一样的梦。 ②我睡在稻草上,是睡在用稻草铺垫的木床上。 ③从农村出来后的每年春节,我是雷打不动要回老家去的。回到乡下,回到父母的身边。有一年冬天,大雪齐了膝盖,我就是连滚带爬回去的。人回去,心也回去。 ④父母家里就两位老人,至今没有舍得添一件时尚的家什,没有音乐,没有电视。除了吃饭,我们就从早到晚围着曦曦燃烧的木柴火塘,嗑母亲炒的南瓜籽说话,常常要说到夜深了才想起该去睡觉。 ⑤这么多年,我只要回去,都和父亲抵足而眠。今年春节回家的第一个晚上,我们说到家里的公鸡都叫了头遍。临睡了,母亲说被子床单什么的,都是新洗了的,还用米汤水浆了。父亲抢过话头,特别补充说,垫絮下面的稻草全部换了新的,是他从草垛里选那壮实金黄的稻草,把袍叶撸干净了,再用菜刀切齐整,一把一把,一层一层铺在床板上,平实,厚实,松软,睡在上面,不比席梦思差。 ⑥我的脑海里,迅速出现了父亲做这一切时的情一景:视线在草把里探寻,双手在草垛里翻找,拉出来,一只手捏着草尖处,另一只手的五个手指张成梳子样顺着草身一次次往下撸,袍叶撸干净了,手上就剩下了金黄的草梗。看看撸得差不多了,就顿齐了用刀切,然后抱到床边细细地铺好。稻草铺好了,再铺上棉絮,铺上床单;看看自己精心忙活打理一新的床铺,只等自己的儿子回来。老人家的幸福像蜜汁样从心底里往周身流淌。 ⑦脱去臃肿的外衣,钻到被窝里躺下去,一股熟悉的稻草的气息顿时向我袭来。稻草的味道,稻谷的味道,泥土的味道,甚至父亲的味道整个包裹了我。我没有说话,我调动自己所有的感觉器官、嗅觉器官一起感受,一起回味,一起品尝,重温自己生在稻草铺上,睡在稻草铺上的那些过去了的岁月和生活。 ⑧我也种过水稻。收获金黄的稻谷,也收获金黄的稻草。季节熟了,把多数的稻谷卖给粮站,把够吃的稻子留给自己。想象着金黄的稻谷加工成雪白的大米去养育天下的生命。也有骄傲,也有自豪。稻谷都安排好了,成堆的稻草则留下来陪着我们过一年里剩余的日子。它的用处很多,切碎了洒上清淡的盐水用它做牛的饲料,晒干了用它来生火做饭,理净了用它来垫床铺,过去它还是庄户人家盖屋面的唯一材料。 ⑨自打搬进城里,我们的生活就彻底告别了稻草。垫床的是席梦思,烧饭的是煤电气。我们把稻草扔在了乡下,把与稻草有关的一切都扔在了逐渐淡去的记忆里。甚至好多的日子,我们在梦里都不见了它的踪影。曾记得,第一次睡上席梦思,那一份当了神仙的感觉是何等的美妙。孩子们在床上玩起了弹跳的游戏,我们则在历数稻草铺的简陋与粗糙。谁也不知道,第二天起来,我们都喊腰疼。如今想来,那是不习惯的缘故,并不是席梦思的错。我们尽管对稻草铺还存有一丝留恋,但终究是不会再到乡下去拖车草来垫床铺了的。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早已经习惯了席梦思的软和,忘记了那些与稻草滚在一起的日子。 ⑩户外有风,屋后的竹林在沙沙摇响。远处有几声狗吠起落。这个静谧温馨的晚上,我睡在稻草上,睡在父亲身边,我感到异常的踏实与香甜。我做了一个梦:田野里翠绿的禾苗翻起金黄的稻浪,从金黄的稻堆里淌出了白米的河流……在阳光照耀的田野里,我躺在芬芳的稻草上。幸福地睡着了…… (本文有删节) 1.文章围绕“稻草床”展开情节,作者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2.文章字里行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请结合下而句中的加点词作简要分析。 有一年冬天,大雪齐了膝盖,我就是连滚带爬回去的。 3.结合全文内容,请简要分析“父亲”这一人物形象。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第⑨段画线句的理解。 5.【甲】【乙】两个片段都属于景物描写,请比较两者在写法上各有什么不同,几各有什么不同的用意。 【甲】我做了一个梦:田野里翠绿的禾苗翻起金黄的稻浪,从金黄的稻堆里尚出了白米的河 流……在阳光照耀的田野里,我躺在芬芳的稻草上。幸福地睡着了…… 【乙】站在亭前望去,满眼确是一片浓碧。远近高低,树木枝缠藤绕,密不分株,沉甸甸的湿绿,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直向山顶推去。就连脚下盘旋曲折的石径,也印满苔痕,点点鲜绿。(《鼎湖山听泉》) 6.文章标题和结尾处都出现了“芬芳”一词,它有怎样丰富的内涵?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