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你班开展“自己给自己‘出’一本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面小题。 1.你的这本书是从你初中三年的习作中所选的作文,你给自己的作文选集拟的书名是《 》 2.在班里出书展示会上,你展示发言时对同学们说的话是: (含标点不超过40个字)
|
|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后面小题。 “他远不止是音乐家中的第一人,而是近代艺术最英勇的力。对于一切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当我们对着世界的劫难感到忧伤时,他会到我们身边来,好似坐在一个穿着丧服的母亲旁边,一言不发,在琴上唱着他隐忍的悲歌,安慰那哭泣的人。当我们对德与恶的庸俗斗争到疲惫的辰光,到此意志与信仰的海洋中浸润一下,将获得无可言喻的裨益。他分赠我们的是一股勇气,一种奋斗的欢乐……” 1.选文出自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 》,该书叙述了德国音乐家 、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基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人生故事。 2.请结合原著,说说书中三个伟人有哪些共同特点。
|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读朱自清的散文, , 。 , , , 。 ①以及由于执著人生而产生的“沉痛隐忧” ②他不论是抒情,是叙事,是写景,或是说理 ③处处可见其诚挚、美好之襟怀,严谨、认真之作风 ④颇有一些“温、柔、敦、厚”之风 ⑤都使人感到是那么实在、平易、纯正、透彻 ⑥而没有丝毫的虚、浮、躁、厉之气 A.⑤⑥③①②④ B.③①②⑤④⑥ C.③①②⑤⑥④ D.④⑥⑤②③①
|
|
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总是让你觉得舒适,却不会不使人懒散。 B.在“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使我市文化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 C.如果考生考前吃得太饱或者太油腻,就会延长消化时间,降低复习效率和考试状态。 D.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是同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相联的。
|
|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世界上的艺术珍品已是洋洋大观,但是曾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和筛选。 B.优秀的演员,总能把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表演得惟妙惟肖。 C.人不能只做一个靠自己的幻觉树起一尊偶像并向它顶礼膜拜的苦行僧。 D.以船为家,不是太动荡了吗?我亲眼看到渔民们安之若素,举止泰然。
|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遏制 污垢 崭露头脚 消声匿迹 B.骤然 笙箫 寥寥无几 人情事故 C.累赘 啜泣 风度翩翩 群山万壑 D.韶华 无稽 夜不能寐 稍纵既逝
|
|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停滞(zhì) 发酵(xíào) 徇私舞弊(xùn) 惴惴不安(chuài) B.琥珀(pò) 嗫嚅(niè rú) 婆娑起舞(suō) 涸(ɡù)辙之鲋 C.谄(shàn)媚 鄙薄(bò) 乐(yuè)以教和 笑容可掬(jū) D.埋怨(mán) 辍学(chuò) 面面相觑(qù) 妄自菲(fěi)薄
|
|
作文。 作为处在成长期的青年学生,你一定有过痛苦,有过忧伤,有过自卑,有过迷惘、有过困惑……请你先补全下面的文题,然后再写一篇记叙文。可写你的感情历程,可写你的思想飞跃,可写你的青春感悟等等。 要求: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名。 题目:走出____________
|
|
阅读汤欢的《读书莫忘做笔记》回答小题。 ⑴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读书时,左边是书,右边是笔记本。遇到好词佳句则随手摘抄,心有所感便顺写下,既能加深印象,积累知识,亦方便日后检索,为作文治学打下基础。 ⑵前人读书治学,多有做笔记的习惯,学问也常常从笔记本中得来。顾颉刚先生一生治学,勤于做读书笔记,从1914年至1980年逝世,做笔记的习惯从未间断,60余年积累笔记近百册,共四五百万言。他所从事的古史研究需大量考据,做笔记是他治学研究、著书立说的基础,“为笔记既多,以之汇入论文,则论文充实矣;作文既多,以之灌于著作,则著作不朽矣。”此外,在他看来,相对于长篇大论的学术文章而言,笔记可长可短,有简洁之美,做笔记“可以自抒心得,亦可以记录人言;其态度可以严肃,亦可以诙谐,随意挥洒,有如行云流水,一任天机”,笔记实乃学术界的小品文。 ⑶钱锺书读书也爱做笔记,从上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一直坚持,单是外文笔记就达200多本、3.5万多页。据杨绛所言,他的笔记本“从国外到国内,从上海到北京,从一个宿舍到另一个宿舍,从铁箱、木箱、纸箱,以至麻袋、枕套里出出进进。”其笔记不仅数量惊人,内容也广袤博杂,从精深博雅的经史子集,到通俗的小说院本、村谣俚语和笔记野史,古今中外,无所不容。把这些笔记前后参照、相互引证、融会贯通后,才有了如《管锥编》里那样汪洋恣肆、行走于东西之间游刃有余的文章。 ⑷蔡元培晚年总结自己读书多年却“没什么成就”,原因之一是“不能勤笔”。“不能勤笔”即不能勤于做笔记。他说自己读书虽然只注意于他所认为“有用的或可爱的材料”,“但往往为速读起见,无暇把这几点摘抄出来,或在书上做一点特别的记号”,这样的后果是不易检索,需要用的时候“几乎不容易寻到”。 ⑸可见,对于治学之人,做笔记是读书应有的步骤;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做笔记亦是一种值得吸取的方法。不管读书是为长见识,为陶冶性灵,还是只为娱乐消遣,遇到有趣、有启发、有感于心的文字则随手记之,这文字便会在我们内心加深一层印象;日久天长,这笔记本便成了我们平日读书精华之积累,是我们知识丰富、心灵成长的记录,是一种珍贵的纪念。若干年后,当我们重温当年的笔记,看到自己熟悉的字迹时,或许还会回想起某时某地写下这笔记时的情形,内心一定无比自得与安宁。 ⑹做笔记固然重要,但经常温故笔记更重要。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只记笔记却不温习,一样容易遗忘,时常巩固方能加深记忆,需要用时才能信手拈来;此外,温故而知新,在翻阅读书笔记时,往往能够前后贯通,发现新的问题。钱锺书当年就常常爱翻阅一两册中文或外文笔记,把精彩的片段读给杨绛听。 ⑺做笔记需要时间,如钱锺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大约是读这本书的一倍。但当你将做笔记看成是读书的一部分,认识到做笔记的益处,便不会认为这时间白白浪费了。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唯独读书不能快,做笔记不能急躁。 ⑻时代在进步,电子笔记的出现让笔记的记录、保存和使用更为便捷:键盘输入、复制粘贴可以代替手写,电脑和手机客户端皆能同步保存;此外,这种云笔记还带有关键词检索功能,极大地方便了我们对材料的收集和整理。 ⑼读书思考,随手记之,同时不忘时常温故,无论对于治学之人还是普通读者,这习惯都值得我们承袭并坚持。无论这笔记是手抄笔记还是电子笔记,它都会成为我们好读书之人一笔宝贵的财富。 (《人民日报》 2015年03月31日 ) 1.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2.从本文看,做读书笔记主要记什么?读书笔记有什么好处? 3.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是一项是( ) A.学者、作家读书时必须作笔记;对于普通人,笔记可做可不做。 B.自己做的笔记自己是做清楚的,不用温习也可以前后贯通,发现新问题。 C.现代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书报杂志也越来越多,因此,读书做笔记也要越来越快。 D.时代在进步,作笔记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做电子笔记也是很好的。
|
|
阅读《马说》节选和《论马》节选,完成下列小题。 (甲文)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节选自韩愈《马说》) (乙文) 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介胄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chǐ)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节选自岳飞《论马》) 注释:①啖:吃。 ②斛:量器名,古代一斛为十斗。 ③介胄:披上战甲。 ④鬣:马、狮子等颈上的长毛 ⑤褫:解除。 1.解释下列加横线字。 (1)尽粟一石( )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 (3)常奇之 ( ) (4)比行百余里 (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介胄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3.在乙文中,直接描写作者的马“才美”“外见”的句子是什么? 4.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议论如何对待人才。它们都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5.伯乐与千里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谁更重要?请谈谈你的看法,并举历史或当今社会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