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之:山川之美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是:实是欲界之仙都 /问今是何世

C.与:念无与为乐者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D.寻:寻张怀民/ 寻病终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叙述作者夜游原因的句子是          。作者是个贬官,所以文中称自己是      

4.对本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是苏轼写的一篇小品文,写于他贬官黄州时期。

B.文中作者自称“闲人”,充满自豪与庆幸,庆幸自己做官清闲,才得以饱览这样美的月色。

C.“欣然”与“念无与为乐者”都是心理描写,前者写出作者的兴奋喜悦之情,后者写出他遭贬后的寂寞之感。

D.本文是借景抒情,寥寥数语,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

 

某校八年级学生开展“让世界充满爱”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收集到了以下的材料。请根据相关数据,得出结论。(分两点作答)

                     近十年某省城乡老年福利机构数量对照表

项目                    年份

2000年

2005年

2010年

城市老年福利机构数量(间)

658

885

1326

农村老年福利机构数量(间)

173

209

380

 

 

从下面备选词语中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某地景色的话。(80字以内)

备选词语:驻足    渴慕   绮丽    草长莺飞    五彩斑斓   变化多端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左右,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B.这些名人的故事告诉我们,是否勤奋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必要条件。

C.经过阿长的努力,使我如愿以偿得到了《山海经》。

D.张老师退休了,但他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孩子们。

 

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

(1)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lín xún       )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2)他总是把无穷的幽怨和紧迫的告急调理成文绉绉的语句,郑重地装进信封,然后,把一颗颗破碎和jiāo zhuó         )的心亲自带向远方。

(3)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wéi miào wéi xiào             

(4)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xiāo shēng         

 

按要求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

(1)烽火连三月,                 

(2)种豆南山下,                。晨兴理荒秽,               

(3)荡胸生曾云,                             ,一览众山小。

(4)                   ,长河落日圆。

(5)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②春天应是一年中最惹人情思的季节。现在又到了桃红柳绿、春暖花开的时候,你的心中是否会涌动一种渴望:让我们去寻春吧。请以《在这个_______的春天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先将横线补充完整,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不少于600字。

 

①我们都曾经是透明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我们或多或少都有了一些小秘密。“保守自己的秘密,是一种长大,保守他人的秘密是一种美德。请以“秘密”为命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叙事完整,详略得当,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不少于600字。

 

阅读下列文章《访兰》,完成

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去一趟,带回些野兰来栽培。几年之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个品种,像要做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都跑来玩赏。父亲不但不以此得意,反而倒有了几分愠怒。此后进山去,便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事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又一次进山的时候,特意招呼我说:“访兰去吧!”

我们走了半天,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道瀑布,十几丈高地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到半空,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离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闯到了。

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便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我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栽培,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种、形状的呢。

父亲却把我制止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

我说:“这里的好。”

“怎么个好呢?”

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的确比这里的好看,这里的却远比家里的清爽。

“是味儿好像不同吗?”

“是的。”

“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

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灵气,长的是野山水畔的趣姿:一栽培了,便成了玩赏的盆景。”

“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是繁大了呀。”

“样子似乎是,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

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么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人知道而欣赏呢?

“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得叶纯,开得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性灵。”

我再也不敢去挖野兰了。高兴着它的这种纯朴,悲叹以前喜爱着它却无形中毁了它。

父亲拉着我坐在潭边,我们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兰,也在看我,说:“做人也是这样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低了品格。低俗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贡献的。”

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从那以后,已经是十五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

1.文章中最能体现野兰特色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

2.对文章中“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中的“味”,你是如何理解的?  

3.文题用“访兰”而不用“赏兰”,为什么?

4.简要分析作者借“兰草”这一事物,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诗歌鉴赏。阅读《饮酒》,完成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1.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而无车马喧”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嚣的尘世。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句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茫的情形。

2.请结合这首诗,运用优美的语句,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描绘“山气日夕佳,飞鸟

相与还”的美好画面。(50字以上)

 

共241572条记录 当前(16746/24158) 首页 上一页 16741 16742 16743 16744 16745 16746 16747 16748 16749 16750 16751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