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温下,0.1mol/L 的CH3COOH溶液中有l%的CH3COOH分子发生电离,则溶液的pH= ;可以使0.10 mol·L-1 CH3COOH的电离程度增大的是 。 a.加入少量0.10 mol·L-1的稀盐酸 b.加热CH3COOH溶液 c.加水稀释至0.010 mol·L-1 d.加入少量冰醋酸 e.加入少量氯化钠固体 f.加入少量0.10 mol·L-1的NaOH溶液 (2)将等质量的锌投入等体积且pH均等于3的醋酸和盐酸溶液中,经过充分反应后,发现只在一种溶液中有锌粉剩余,则生成氢气的体积:V(盐酸)_________V(醋酸)(填“>”、“<”或“=”)。 (3)0.1mol/L的某酸H2A的pH=4,则H2A的电离方程式为 。 (4)25℃时,将pH=9的NaOH溶液与pH=4的盐酸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6,则NaOH溶液与盐酸溶液的体积比为 。
|
|
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CH3COOH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证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 B.pH相同的醋酸和盐酸,取等体积的两种酸溶液分别稀释至原溶液体积的m倍和n倍,稀释后两溶液的pH仍然相同,则m<n C.常温下,在0.10 mol·L-1的NH3·H2O溶液中加入少量NH4Cl晶体,能使溶液的pH减小且c(NH4+)/c(NH3·H2O)的值增大 D.常温下,CH3COOH的Ka=1.7×10-5,NH3·H2O的Kb=1.7×10-5,CH3COOH溶液中的c(H+)与NH3·H2O的溶液中的c(OH-)相等
|
|
如图装置中,有如下实验现象:开始时插在小试管中的导管内的液面下降,一段时间后导管内的液面回升,略高于U型管中的液面。以下有关解释不合理的是 A.生铁片中所含的碳能增强铁的抗腐蚀性 B.雨水酸性较强,生铁片开始发生析氢腐蚀 C.导管内墨水液面回升时,正极反应式:O2+2H2O+4e—==4OH- D.随着反应的进行,U型管中雨水的酸性逐渐减弱
|
|
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2SO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cd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和SO42-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通电后中间隔室的SO42-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增大 B.该法在处理含Na2SO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和H2SO4产品 C.负极反应为2 H2O-4e–=O2+4H+,负极区溶液pH降低 D.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mol的O2生成
|
|
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电池反应为: Cd+2NiO(OH)+2H2OCd(OH)2+2Ni(OH)2,下列有关镍镉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B.充电时阳极反应为Cd(OH)2+2e—== Cd + 2OH - C.放电时电池内部OH - 向正极移动 D.充电时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发生Ni(OH)2转化为NiO(OH)的反应
|
|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查阅相关资料知氧化性:Cr2O72->Fe3+,设计了盐桥式的原电池,见下图。盐桥中装有琼脂与饱和K2SO4溶液。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烧杯的溶液中发生还原反应 B.乙烧杯中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Cr3++7H2O - 6e- = Cr2O72-+14H+ C.外电路的电流方向是从b到a D.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SO42-移向乙烧杯
|
|
某小组为了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X和Y不连接时,铜棒上会有金属银析出 B.X和Y用导线连接时,银棒是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若X接直流电源的正极,Y接负极,Ag+向铜电极移动 D.无论X和Y是否用导线连接,铜棒均会溶解,溶液都从无色逐渐变成蓝色
|
|
一定条件下,CH4与H2O(g)发生反应:CH4(g)+H2O(g)CO(g)+3H2(g),设起始=Z,在恒压下,平衡时 (CH4)的体积分数与Z和T(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焓变△H>0 B.图中Z的大小为a>3>b C.图中X点对应的平衡混合物中=3 D.温度不变时,图中X点对应的平衡在加压后 (CH4)减小
|
|
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冰镇的啤酒打开后泛起泡沫 B.由H2(g)、I2(g)、HI(g)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C.工业制取金属钾Na(l)+KCl(l)NaCl(l)+K(g)选取适宜的温度,使K成蒸汽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D.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
|
|
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可逆反应:4L(g)2M(g)+N(g) △H>0,其平衡状态与温度(T)和压强(P1>P2)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y轴是指 A.气体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B.气体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浓度 C.L在气体混合物的体积分数 D.气体混合物的密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