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下0.1mol·L-1醋酸溶液的pH=a,下列能使溶液pH=(a+1)的措施是 ( ) A.将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 B.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 C.加入等体积0.2 mol·L-1盐酸 D.提高溶液的温度
|
|
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 ) A.c(H+)=c(OH-)=10-6 mol·L-1的溶液 B.pH=7的溶液 C.使石蕊试液呈紫色的溶液 D.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的溶液
|
|
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 ) A.纯碱溶液去油污 B.加热稀醋酸溶液其pH 稍有减小 C.小苏打溶液与AlCl3溶液混合产生气体和沉淀 D.浓的硫化钠溶液有臭味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强电解质溶液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 B.强电解质的稀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 C.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而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D.不同的弱电解质只要物质的量的浓度相同,电离程度也相同
|
|
纯净的NaCl并不潮解,但家庭所用的食盐因含有MgCl2杂质而易于潮解。为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有人设计这样一个实验:把买来的食盐放入纯NaCl的饱和溶液中一段时间,过滤即得纯净的NaCl固体。对此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 A.食盐颗粒大一些有利于提纯 B.设计实验的根据是MgCl2比NaCl易溶于水 C.设计实验的根据是NaCl的溶解平衡 D.在整个过程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会变大
|
|
某温度下,H2(g)+CO2(g)H2O(g)+CO(g)的平衡常数K=2.25。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g)和CO2(g),其起始浓度如右表所示。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时,反应速率:甲<乙<丙 B.平衡时,甲中和丙中H2的转化率均是60% C.平衡时,c(CO2)丙=2c(CO2)甲 D.平衡时,乙中CO2的体积分数大于60%
|
|||||||||||||
下列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 ①已达平衡的反应C(s)+H2O(g)CO(g)+H2(g),当增加反应物物质的量时,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已达平衡的反应N2(g)+3H2(g)2NH3(g),当增大N2的浓度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2的转化率一定升高 ③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平衡时,若减小反应器容积时,平衡一定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④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平衡时,在恒压反应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一定不移动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溴水中有平衡:Br2+ H2O HBr+ HBrO 加入 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B.对CO(g) + NO2 (g) CO2 (g)+ NO(g) 平衡体系增大压强可使颜色变深 C.升高温度能够增大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 D.合成 NH3反应,为提高 NH3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相对较低温度的措施
|
|
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A(s)+3B(g) 2C(g)+D(g) 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B的生成速率和D的反应反应速率为3︰1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D.B、C、D的分子数之比为3︰2︰1
|
|
某反应过程中体系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反应过程可表示为 A+BC—→[A…B…C] —→AB+C (反应物) (过渡态) (产物) B.E1为反应物的平均能量与过渡态的能量差,称为正反应的活化能 C.此图中正反应的热效应为△H=E1—E2,且E2>E1, 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此图中逆反应的热效应△H=E1—E2,为吸热反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