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宋朝政府鼓励商人将案件送官审理,理学大师朱熹为地方官时,也曾鼓励百姓碰上遭人违约受害时挺身而出,在衙门讨回公道。这一现象

A. 表明统治者推祟有序的社会秩序

B. 说明政府逐渐改变传统的抑商政策

C. 符合“无讼为善政”的历史传统

D. 成为两宋时期商业发展的主要诱因

 

《论语·微子》记载,“丈人止子路宿,杀鸡为黍食”;唐诗记载,“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由此可以推知“黍”

A. 在古代已被广泛种植

B. 已经成为高产农作物

C. 在生活中有重要地位

D. 改变了人们饮食习惯

 

隋代在其监察机构台院设御史若干员,官员职位是从六品,但他们负责纠举百官参与审判,有权直接向皇帝参奏。殿院设殿中侍御史若干,从七品,主要职责为纠察朝会时百官的言行,并且负责推按狱讼、监察和巡视京城仓库及驻屯京师的诸卫和禁军。材料可用来说明隋代台院监察的特点之一是

A. 职责广泛

B. 越级行政

C. 位卑权重

D. 独立执法

 

东汉初期,杜笃在《论都赋》中写道,长安附近“畎渎润淤,水泉灌溉,渐泽成川,粳稻陶遂。厥土之膏,亩价一金”。这反映了当地

A. 农业生产技术发达

B. 农业生产环境改善

C. 土地兼并普遍盛行.

D. 农业生态出现恶化

 

有学者据司马迁的《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认为诸子百家之书被烧了;而另有学者据东汉王充《论衡·书解》中“秦虽无道,不燔诸子。诸子尺书,文篇俱在”,认为秦始皇并没有烧诸子百家之书。对此说明正确的是

A. 司马迁作为史学家的记载最可信

B. 《论衡》作为哲学著作缺乏史料性

C. 两部著作中的记载可以相互佐证

D. 史料不同得出的历史结论也不同

 

据史料记载,周武王伐纣时所能动员的军队,只有“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灭纣后,周王的常备军也只有拱卫宗周的“西六师”和驻屯成周的“成周八师”,共约十四万人。这段史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西周

A. 实行分封制的必要性

B. 军队战斗力低下

C. 并未确立其统治地位

D. 军事体系较完备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辜鸿铭(1857-1928年),幼学于英国,为博士,遍游德、法、意、奥诸邦,通其政艺。年三十始返而求中国学术,穷四子、五经之奥,兼涉群籍。……晚清之际,辜为张之洞等聘用办洋务;进表民国后,赴北大任教授,主讲英国文学。他专心讲学,春风化雨,桃李盈门,更以余闲,译四书,述春秋大义及礼制诸书,以发扬中国之学术。西人见之,始叹中国学理之精,争起传译。

辜鸿铭虽学博中西,但他不但力主保存我国的旧文化,甚至连辫子、小脚、姨太太等也在他的保存范围之列。鸿铭晚年,尝应日本聘,主讲“东方文化”,留东瀛十余年,1927年归国。翌年,因病去世,享年七十有二。

—摘编自《一代奇人辜鸿铭》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辜鸿铭成为“一代奇人”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辜鸿铭的功过。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美国对台政策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1950年1月5日,总统杜鲁门重申《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关于将台湾归还中国的决定,表示美国不拟卷入中国内争,并且特别申明美国不拟对台湾的中国军队提供援助。1950年6月27日,即朝鲜战争爆发后的第三天,杜鲁门则声称“台湾地位未定论”,并派海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公开以武力阻止中国统一。1954年12月,美蒋缔结“共同防御条约”,美国向台湾提供了大量军事、经济援助,“努力”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局面。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国际局势发生很大变化,美国相继于1972年、1978年、1982年与中国签署三个联合公报,即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建交公报》《八一七公报》。美国声明“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美国“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终止“同中华民国之间的共同防御条约”。

—摘编自谭晓曙《美国对台湾政策昀演变及其特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对台湾政策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剖析美国对台湾政策演变的战略意图。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公元8年,王莽代汉即天子位,改国号为新。为缓解社会危机,他仿照《周礼》推行新政。首先,他“更名天下田曰王田……不得卖买。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九百亩)者,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党”。王田制下,税赋由西汉的三十税一改为什一而税。其次,实行六莞(管)制度,山林川泽及盐铁酒的生产和流通,主要城市的市场物价权等都由国家垄断。再次,屡改币制,先是以小易大(即铸重一铢的“小钱”,当五铢钱一枚使用),以轻易重(即铸重十二铢的“大钱”,当五铢钱五十枚使用);大搞货币贬值;后又废西汉的五铢钱,发行“宝货”,计有五物(金、银、龟、贝、铜)、六名(钱货、布货、金货、银货、龟货、贝货)共二十八品,名目繁杂。此外,王莽还全面恢复分封制,用世袭制代替选任制,并频繁更改官名、官制、地名及行政区划等,试图恢复周礼模式。王莽认为:“制定则天下自平。”为此,他规定“敢有非井田圣制”,“投诸四裔,以御魑魅”(即流放边疆)。为推行“六莞(管)”,规定“犯者罪至死”;为推行宝货制,“乃重其法,一家铸钱,五家坐之,没入为奴婢”。结果“民人至涕泣于市道。及坐卖买田宅奴婢,铸钱,自诸侯卿大夫至于庶民,抵罪者不可胜数”。最终导致了轰轰烈烈的人民大起义,推翻了王莽政权。

—摘编自张守军《论王莽的财政经济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莽改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王莽改制的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表是中国近代以来各阶段留学生情况简表(部分)。

时间段

留学途径及方向

人数

代表人物及主要事迹

1840-1870年

自费;赴美欧

极少量

容闳,学成后推动清政府官派留学运动

黄威,中国近代早期著名外科医生

1871-1889年

公费;赴美欧

230多

詹天佑,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

严复,中国近代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

自费;赴美欧

 

伍廷芳,中国近代杰出的外交家、法学家

孙中山,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

1890-1911年

公费、自费;赴美欧日

以数万计

秋瑾,中国近代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

1912-1930年

自费;赴欧美日

2万

周恩来、朱德、陈毅等

公费;赴苏(俄)联

邓小平、蒋经国等

1931-1949年

公费、自费、赴美欧等

1万左右

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华罗庚、邓稼先、杨振宁、李政道等

1950-1978年

公费、赴苏联、东欧

1万多

江泽民、李鹏等

1978-1996年

公费、自费;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7万

 

 

 

—摘编自《略论近现代中国留学史的分期和中国留学生的时代使命》

请选择上表中任意相近两个阶段的留学情况进行比较,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合理,史论结合)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21625/68464) 首页 上一页 21620 21621 21622 21623 21624 21625 21626 21627 21628 21629 21630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