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入认为,他是第一个看出旧有社会主义模式存在严重问题并敢于带头向这一模式发起冲击的人,但他的改革没有改变积弊甚深的苏联现状,却使干部和群众怨声载道,最终导致他下台。“他”应该是 A. 斯大林 B. 赫鲁晓夫 C. 勃列日涅夫 D. 戈尔巴乔夫
|
|
1921年,列宁认为建设社会主义不能依靠理想,必须从现实的国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必须通过一系列非凡的过渡办法”。列宁所说的“过渡方法” A. 为国内战争胜利提供了保障 B. 使苏联迅速成为了工业强国 C. 恢复了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D. 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
|
据资料统计,1951年,英国的社会福利开支占政府总支出的36%,但1978年这一比例上升到了53%,这说明英国社会福利开支的增多 A. 调节了收入不均现象 B. 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C. 提高了社会的就业率 D. 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
|
|
1935年,美国政府明确规定对有工作能力的失业者不发放救济金,而是帮助其通过参加不同的劳动获得工资。美国政府的这一做法意在 A. 刺激和扩大社会就业 B. 保障工人的合法权益 C. 恢复全国工业的生产 D. 减少国家对经济干预
|
|
在1929年10月29日到11月13日的两个星期内,经济危机使美国共有300亿美元的财富消失,这相当于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总开支。材料说明这次经济危机 A. 恶化了世界紧张局势 B. 演变为世界性经济危机 C. 来势凶猛且破坏力大 D. 加了美国政局的动荡
|
|
下面是1790~1850年英国煤产量变化表(单位:万吨)。该时期英国煤产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口的大量增长 B. 棉纺织业的发展 C. 工业革命的开展 D. 政府重视重工业
|
|||||||||
16世纪,英国商品价格平均提高155%,而工资只提高30%;法国商品价格提高120%,而工资只提高了24%。农村贫苦农民和城市平民日趋贫困和破产,他们在经济上日益受制于新兴的资产阶级。由此可知,新航路开辟 A. 使西欧国家阶级关系发生变化 B. 推动了商业革命在欧洲的出现 C. 密切了世界各国间的经济联系 D. 加剧了广大亚非拉国家的灾难
|
|
下表是近代中国部分报刊创刊宗旨的摘录。据此可知,近代报刊
A. 成为传播西学的重要手段 B. 加速了杜会习俗变迁 C. 注重培养人才,启迪民智 D. 有利于西学在华传播
|
||||||||||
(题文)传统中国的出行工具具有身份象征。近代中国,马车、人力车、电车等新式交通工具,除了少数富贵之家自备外,已大多是租用式的经营,虽因高低档次而有价钱高下之别,但人们选择主要依据自身财力。这说明新式交通工具的应用 A. 推动了经济结构的变化 B. 有助于淡化等级色彩 C. 体现了东西文明冲突 D. 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
|
(题文)下面是1949年1月的一张全家福照片。由此可知,当时中国 A. 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B. 西方文化传播艰难 C. 崇洋媚外风气盛行 D. 中西服饰文化并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