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大学者王国维说过:“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有 ①离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曲都只是在某一朝代兴盛,后来就都消亡了 ②元曲“托体稍卑”可以理解为元曲源于民间通俗文学,开始时文学地位比较低下 ③元曲在明清两朝没有得到正史和学者的承认和重视 ④王国维认为,元曲和唐诗、宋词一样,都是一个时代文学成就的代表,赋予了元曲很高的文学地位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
书画名家王修在《版本述》中说:“镂板刻书,意在流传,然经书史籍,初无版行。而历日字书,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板。佛经以诵讽供养者众,故亦先有雕板。”这说明 A. 儒学复兴影响雕版印刷发展 B. 佛教盛行推动雕版书籍出现 C. 市场需求引发雕版技术革新 D. 民众需要决定印刷内容选择
|
|
古书多以绵长的卷轴形式呈现,到宋朝则多为单页,并“作蝴蝶装,直立架中如西书式,糊浆极坚牢”。藏书者也随之显著增多,家藏万卷甚至十万卷者大有人在。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印刷术的革新 B. 造纸术的改进 C. 装订技术的提高 D. 科举制的盛行
|
|
下列绘画内容在战国时期开始出现的是 A. 稚拙线条、简单的色彩图案,将人物、动物形象的几何图案画在地面或墙壁上 B. 开始出现毛笔在绢帛上绘制作品——帛画。 C. 对现实的理性思考,体现在绘画艺术作品中。 D. 以人物画为主,注重抓住描绘对象的精神实质
|
|
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 A. 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 B. 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 C. 造成中国人盲目自大故步自封 D. 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
|
|
(题文)中国古代戏曲与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并成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但是,中国戏曲一直到12世纪末才走向成熟,比其他两者晚了很长时间。其主要原因是 ①社会上层人士和知识分子对戏曲文化不感兴趣 ②直到宋代城市商品经济才发展成熟,市民阶层壮大 ③科举考试占据中心位置阻碍了戏曲的发展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
|
|
宋代由于生产增加,经济繁荣,以致产生了一种和唐代不同的文化。在这段叙述里,从由于到以致中间,需加入那一个选项,才能使其因果关系更为合理( ) A. 君主权力扩张,相权萎缩 B. 重文轻武,理学盛行 C. 交通发达,海外贸易兴盛 D. 城市兴起,生活多样化
|
|
《西厢记》中说:“这的堪为字史,当为款识,有柳骨颜筋,张旭张颠,羲之献之。”对文中的“柳骨颜筋”及其代表字体解释错误的是( ) A. “柳”指柳公权,“颜”指颜真卿 B. 是书法中楷书的著名字体 C. 这种字体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 D. 是宋元时期书法的杰出代表
|
|
(题文)南宋《梦梁录》记我“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而行针盘”的主要作用是 A. 观测天象 B. 辨别方位 C. 测量风向 D. 记录行速
|
|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灿烂辉煌,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下列有关我国古代科技成就表述正确的是 A. 成书于西汉的《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基础数学著作 B. 元朝郭守敬的《夏小正》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 C. 氾胜之的《农政全书》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D. 中国古代医药学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