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建成投产,先后在这里工作的美国工程师有730名。1932年,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的各国专家约有6800人。斯大林后来告诉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苏联约有三分之二的大型企业是利用美国的技术建成的。这表明当时 A. 苏联严重依赖美国资本技术 B. 苏联适时把握了历史发展机遇 C. 美国极力转移国内过剩产能 D. 美苏逐渐抛开意识形态分歧
|
|
资本主义时代的经济革命和政治革命都是由英国来担任领跑者,而且都是从英国扩展到欧洲大陆和美国,后来再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这一发展历程的实质是 A. 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的斗争扩展的过程 B.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推动下的社会革命 C.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 D. 世界由和平走向战争再由战争走向和平的过程
|
|
罗马法律规定,如果出卖人知道物品有瑕疵,而买受人不知情,或者出卖人知道被卖物与买受人所想象的物品之间存在重大差别,这足以使买卖中的买受人获得一项诉因,可以提起有关诉讼。该规定 A. 适应了罗马对外扩张的需要 B. 表明法律以诚信规范经济行为 C. 反映了罗马法重形式的特点 D. 旨在保护罗马公民的私有财产
|
|
1957—1978年中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但也存在着一部分非计划经济因素,如农村集体经济下的“小自由”、社队企业、城市中的个体经济、中小国有企业等。这说明 A. 计划经济体制未真正建立 B. 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着市场行为 C. 两种经济形态共存和竞争 D. 经济活动完全纳入国家计划体系
|
|
有不少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均为清政府的自救运动。上述历史事件的共同点是 A. 以政治制度的改革为核心 B. 均主张“中体西用” C. 自救未成却促进社会进步 D. 未能触及政治制度
|
|
著名国画家傅抱石指出:包括康有为的国画改良观和陈独秀的“美术革命”论在内,在将传统文化与封建专制绑架在一起的20世纪初的文化界,无论哪种观点都离不开“抑中扬西”和倡导写实。当时这种对国画的革新要求反映出 A. 维新思想成为社会思潮主流 B. 弘扬国粹以增强民族精神的理想 C. 传统文化艺术已衰落的事实 D. 思想文化向现代形态转变的要求
|
|
道光20年(1840年9月)科举考试时务策试题为:七省海郡、江浙源流、外洋备考、舟师御敌、团练乡勇、火攻制度、海道罗针、平海综要。这反映出当时科举制度 A. 现出关注现实的求变意识 B. 脱离了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C. 追求社会人才需求的多元化 D. 阻碍了传统教育的转型发展
|
|
明英宗时,流民几乎遍及全国。这些流民或泛舟出海,到南洋和日本交易;或注入城市,打工度日,沦为乞丐;或进入深山,垦荒种地,采矿淘金。大量流民的出现在客观上 A. 引发政府对外实行海禁政策 B. 导致白银成为通用货币 C. 加速了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D. 有利于新经济因素的成长
|
|
历史解释能力是学习历史要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下表对历史概念解释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
|||||||||||||
宋以后,北方水利工程项目日趋减少,南部各省如江苏、浙江、福建则快速增加,甚至明代的湖南与云南也增加了许多水利工程。关于上述变化的正确解读是 A. 显示政府对南方农业生产的重视 B. 水利工程大多位于人口迁出地区 C. 可看出粮食作物生产中心的转移 D. 上述省份都是工商业发达的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