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哈佛大学神学院教授大卫•查普曼在解读了中国古代钻木取火、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等神话故事后说:“中国人听着这样的神话故事长大,会传承这样的文化遗传基因。……这是他们屹立至今的原因”。查普曼教授意在强调 A. 中华文明不畏自然勇于抗争的不屈意志 B. 道家思想有其历史渊源 C. 神爱世人的思想是中华民族信仰的源头 D. 中国文化特有的延续性
|
|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艰难曲折地发展。 材料一发昌机器厂原是方举赞、孙英德于1866年合伙成立的一个为外商船厂打制、修配船用零件的手工业锻造作坊,制造资本为200元。1869年已经使用车床,这是它从手工作坊转化为近代工业的重要标志。19世纪70年代后,已经能够制造小火轮船,不久又生产车床、汽锤等,但其制造小火轮船的发动机均为英国制造。进入80年代,受到外商排挤,日趋衰落,到90年代,终于被英商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魏永理《中国近代经济史纲》 材料二在筹办纱厂、创办通海垦牧公司、开垦苏北沿海滩涂荒地时,张謇都是依靠股份制向社会集资。为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他“考诸上海各厂,而加以斟酌”,使纱厂在开创之始就建立了一套精干的企业管理机构。……当兴办实业初见成效时,他用企业盈余兴办近代教育事业,创办职业教育机构是大生企业集团培养中低级职员的最佳途径。 ——摘编自陈争平《近代张謇的企业制度创新及其现实意义》 材料三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1911-1919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近一亿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万以上,八年相当于过去全部投资总额。1919年随着欧洲列强的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走向萧条。 ——《中国近代经济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发昌机器厂的特点。 (2)据材料二,概括张謇的企业制度创新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张謇企业发展的有利社会因素。 (3)据材料三,概括1911-1919年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外部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从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中,你能得到哪些认识?
|
|
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 材料一明清时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产棉区,如山东东昌府所产棉花,“商人贸于四方”;江苏松江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 材料二16世纪初,纽贝里的一家毛纺织“工厂”雇佣了1140名工人。海外市场的需求大大刺激了此类“工厂”的发展,英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毛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1700年毛纺织品占国内出口商品的70%。……棉纺织业作为新行业随之兴起,其他行业也迅速扩张。机械化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并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 ——【英】E.E.里奇等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 材料三到1807年,在运到英国的棉花中,有60%来自美国。此后,美国始终是英国棉花的主要供应地。棉花也成为美国在1815年后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动力,直到1860年,棉花出口占美国国内出口总值的一半还多。 ——沃尔夫《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民》 材料四近代中国棉制品进口及棉花出口统计表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英国工业生产发生了哪些变化。 (3)依据材料三,分析英美的棉花贸易对两国经济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依据材料四,说明19世纪70年代~90年代中国棉制品进口及棉花出口的变化情况。并分析说明这种变化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
|
||||||||||||||||||||||||
古诗词寓意深远,常常为我们解读历史提供言简意赅的绝妙注脚。某同学用“千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无可奈何花落去”四句诗句形象概括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对应的时期正确顺序应该是 ①国民党统治后期 ②“一战”期间 ③甲午战争后 ④19世纪六七十年代 A. ①③②④ B. ③②④① C. ①④③② D. ④③②①
|
|
如图为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官僚资本在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中所占比例变化情况表。据此可以得出 A. 美国企图独占中国市场 B. 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C. 民族工业逐渐陷入绝境 D. 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
|
|
1939年,国民政府一方面把西南地区原有的采矿场收归国营,另一方面将华北、华中等地一些矿场内迁的机械充实西南各矿场,扩大采掘能力。这些措施 A. 稳定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秩序 B. 是基于长期抗战的战略调整 C. 调整经济体制促进经济运行 D. 是消极避战保存实力的反映
|
|
某同学准备了一份研究性学习材料,其中包括如下关键词:“国民经济建设”、“十年对峙”、“制碱业”、“南京”。他最有可能研究的主题是 A. 洋务运动的兴衰 B. 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C. 民国初期的兴办实业潮 D. 国民政府时期的民族工业
|
|
下图是工业资本中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的产值比较表
上表能够说明1920~1936年间 A. 中国近代工业遭受挫折 B. 民族企业获得迅速发展 C. 外商企业退出中国市场 D. 民族资本少于官僚资本
|
|||||||||||||||||
实业救国论在19世纪末已开始出现,到了辛亥革命前后变成了一种颇为流行的论调。这是一种以要求发展实业为救国救民主要手段的经济思想。实业救国论出现的主要社会根源是 A. 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 B. 民族危机的加深 C. 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D. 辛亥革命的推动
|
|
张謇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取意“天地之大德曰生”,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是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能得到最低水平的生活。张謇所谓“大生”的含义是 A. 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B. 以轻工业为主,关注民生 C. 大力发展重工业 D. 以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