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1923年,邓中夏在《中国现在的思想界》一文中指出:“新文化运动者后来也分了家,……一个叫‘科学方法派’,一个叫‘唯物史观派’。……唯物史观派,他们亦根据科学,亦应用科学方法,……所不同者,只是他们相信物质变动(老实说,经济变动)则人类思想都要跟着变动,这是他们比上一派尤为有识尤为彻底的所在。”据此可知作者认为唯物史观

A. 应与科学方法进行严格区分

B. 能够揭示出历史发展的本质

C. 否定资产阶级文化的先进性

D.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和等自永乐初奉使诸番,今经七次,每统领官兵数万人,海船百余艘……抵于西域忽鲁谟斯等三十余国。”

刘家港天妃宫《通番事迹碑》

“大明皇帝遣太监郑和、王贵通等昭告于佛世尊曰:仰惟慈尊……布施钖(锡)兰山立佛等寺供养……”

《布施锡兰山佛寺碑》

“两奉敕驾海舶入西洋封诸夷国…人称三宝太监……踪迹建文。”

《明书》

“和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所历占城、爪哇、真腊、旧港、暹罗……凡三十余国。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

《明史》

 

 

A.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扬国威

B. 郑和的航海活动造成国库空虚

C. 郑和奉皇帝之命远航海外诸国

D. 郑和远航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

 

据文献记载,两宋时期“士大夫发迹垄亩,贵为公卿,谓父祖旧庐为不可居,……复以医药弗便,饮膳难得,自村幢而迁于邑,自邑而迁于郡者,亦多矣。”又如奉化李雄飞之父,“隆于教子,其徙城市,便二子之从师也”。这主要反映了两宋时期

A. 土地兼并导致农村经济萧条

B. 工商业市镇吸引大量人口

C. 科举考试促进重学风气形成

D. 城市职能呈现多元化特征

 

如下图,唐玄宗开元年间将10道析分为15道,其中山南道两分为山南东道、山南西道,江南道三分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黔中道,以适应监察事务繁重的需要。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唐代15道图

A. 君主专制的加强

B. 南方经济的发展

C. 藩镇势力的扩大

D. 海上丝路的开通

 

西汉官方孝德教育呈现出神秘化的倾向,“孝”从政治伦理范畴中提升出来,发展为宇宙间无所不在的最高准则,为引导人们崇尚孝德,统治者

A. 推动了儒释道融合

B. 革新了选官制度

C. 提出家国一体观念

D. 设刺史以察民情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詹天佑(1861-1919)为近代中国铁路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积久利兴,获有盈余,然其修路之款,实贷自英,修路之人,亦聘于英。更不得不力任其难,勉负重望。于是昼则手胼足胝,夜则绘图计工,困苦经营,其成功之迟速利钝,初何暇计耶?……前尘回首,如在梦寐中!盖始则几忘其难,继则不敢畏难,且直欲自秘其难。浸假中道而废,其不贻笑于邻国者几希!

——詹天佑《京张铁路工程纪略·序》

材料二天佑毕生致力于工学,仅就本职之范围,而言以上三端(注:提请奖励、振奋中华工程师学会;慎选管理俄路事宜代表;继续督办汉粤川铁路事宜,维护中国铁路权益)……天佑生性钝拙,从事路工始终垂三十年,只知报国,从不敢殖产营私,平日训诫子弟,一仍以工学为目的。

——中华工程师学会《詹天佑先生纪念册·遗呈》(1919年)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要克服哪些困难?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技术创新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詹天佑在去世前口授《遗呈》所念念不忘者何事?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詹天佑的优秀品质。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梭伦改革保护公民权利,维护城邦利益,推动了雅典社会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梭伦取消了所有涉及个人劳役的债务,所有因债务而遭奴役者均被释放,并禁止将来再有任何奴役制度。梭伦立法是一种革命,所有自由人在法律前一律平等,无论贫富都要受同样的约束和惩罚。他使在习惯上早已被认可的私有财产制合法化。他通过开放公民权利以促进雅典的工商业,凡外邦人具有各行业专长、欲携眷永久定居雅典的,可获得公民权利。梭伦将所有在阿提卡的自由民依照财富区分为四个集团,荣誉与税捐也依次区分,不纳税捐就不能享受荣誉(第四级则免税)。他的法律规定在雅典发生暴乱时采取中立的人将丧失公民资格,因为他认为大众对国事漠不关心可以导致国家灭亡;凡殉国者的子女应由国家抚养与教育,这项法律成为雅典人多年勇敢作战的主要原因。他采取中庸之道且保全了邦国,当人们问他一个有秩序而组织良好的国家基础是什么时,他的答复是“人民服从治理的人,而治理的人服从法律”。

——摘编自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希腊的生活》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概括梭伦围绕公民权利所采取的措施。

(2)据材料,分析梭伦改革的主要特点。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梭伦改革对雅典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英国是现代政治制度的发源地,制度创新推动国家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光荣革命后英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度,这在当时的世界是最为开放的政治制度,其他国家不可望其项背。但国家政权掌握在贵族手中,在选举上存在着议席分配不合理、选举权狭小及选举手段腐败现象,而工业革命孕育的两个新的阶级(工厂主阶级和工人阶级)却完全没有政治权利,这不能适应变化的社会现实,因而被当时的人称为“旧制度”。

——钱乘旦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

材料二1832年6月7日,经过18个月的激烈斗争,改革法案由国王签署,正式生效,第一次议会改革成功了。从内容上看,第一次议会改革只是一次小小的变动。然而,有第一次改革就会有第二次改革,第一次改革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它表明制度变革是可以进行的,而且不可阻挡,适时的变革最为明智;改革之路可以走得通,其必要的前提是:人民持久的斗争,统治者适时的让步。从改革的最终成果看,得益最大的是中等阶级,但其他阶级并非有所失,在日后的历史进程中反而有所得。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当时的人”所称为的“旧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概括这一时期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成功的原因及其成效。

(3)综合上述材料,你能从英国议会改革中获取怎样的启示?

 

近代中国思想文化转型面临着国家与自我、群体与个人的认识与选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文化史,就是一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交汇的历史,就是传统文化在西方近代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向近代文化过渡转变的历史,也就是传统与西化相斥相纳的历史。……八十年来,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认识世界同时又认识自身,其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近百年来大家所讨论的皆是大我的问题,无论是国家民族危机,还是中西文化之差异,皆是以群体为单位,很少以个人为单位。中国人多数在探索与集体存亡有关的问题(救亡图存的迫切需要),亦即先就大我来探究,小我因而没有真正深入去发挥。

——余英时《自我的失落与重建——中国现代的意义危机》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人在学习西方文化过程中所呈现的主要特点。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近代中国前八十年思想文化史的相关知识,以“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与重建”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通畅;280字左右)

 

明清时期中国棉纺织技术领先,“南京布”一度畅销海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南京布”得名于明清时期来华经商的西方人,产地是以松江为中心的广大江南地区。南京布曾是中国重要的外销货物,在大宗出口商品中输出量居于前列。南京布的热销适逢古代丝绸之路的衰落,两者之间大致承接,堪称丝绸之路的续篇。只是材质从丝绸变为棉花,消费者从达官贵人改易为普通民众。1819年是南京布出口的高点,也是由盛转衰的拐点。南京布的衰退,原因之一在于中国传统棉纺织业的抱残守旧、缺乏进取,业者墨守成法,不知改良。

——摘编自郭卫东《丝绸之路续篇:“南京布”的外销》

材料二早在明代之前,棉纺织生产就已经发展成为经济领域中最大的产业之一,供养着数以百万计的耕种者、纺织匠和织布匠。棉是纳税的媒介,是比丝绸、苎麻和其他纺织纤维更常见的织物。在18世纪末工业革命之前,印度和中国就曾经是主要的经济区域,它们的棉纺织品生产技术远超欧洲各地。然而,在1750年之后,欧洲的经济发生了巨变:它进入了工业化进程,纺织行业率先进入了机械化。到19世纪初,印度、中国和奥斯曼帝国,从全球的生产国转变为欧洲棉纺织品的购买国,而在接下来的两个世纪当中,它们也一直未能摆脱这种地位。

——摘编自乔吉奥·列略《棉的全球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二,概括“南京布”畅销海外的原因及其影响。

(2)据材料一、二,指出“南京布”由盛转衰的原因以及中西方经济地位的转换。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南京布”盛衰变化的认识。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24687/68464) 首页 上一页 24682 24683 24684 24685 24686 24687 24688 24689 24690 24691 24692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