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中国古代“从中央到地方,都设立行政、军事、财政、监察、司法、人事等机构,这些机构有繁多的公文程式,有复杂的运行机制,掌握它自然也就成为一种特殊技能,而掌握它的人当然也会成为一个特殊的等级”。材料主要强调中国古代

A.国家权力的分割已经实现    B.官僚队伍专业化趋势增强

C.中央和地方机构设置复杂    D.官员的选举和经验不可分

 

唐朝杜牧在《上宣州高大夫书》说:“自去岁前五年,执事者上言,云科第之选,宜与寒士,凡为子弟,议不可进。熟于上耳,固于上心,上持下执,坚如金石,为子弟者,鱼潜鼠遁,无入仕路,某窃惑之。科第之设,圣相神宗所以选贤才也,岂计子弟与寒才也。”材料反映了杜牧

A. 认为科举制度无法选拨真正的人才

B. 认为科举打破了门第观念

C. 认为科举不应以门第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

D. 代表的是庶族地主的利益

 

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A. 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 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 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 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仔细观察下面两幅不同时期的山东地图。左图到下图的变化主要说明了古代山东地区

A. 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加强

B. 行政区划范围由小到大

C. 在全国的政治地位提高

D. 行政机构设置由繁到简

 

《汉书•游侠传》记载:“魏有信陵,赵有平原,齐有孟尝,楚有春申,皆借王公之势,竞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汉代王国问题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B. 新兴地主阶级重视人才为己所用

C. 没落奴隶主贵族亲小人,远贤臣,生活腐朽

D. 魏赵齐楚四国是战国时期恐怖黑恶势力的策源地

 

据《史记·李斯列传》载:“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以下各项是对这段话的理解,其中最准确的是

A. 肯定了秦统一的历史意义

B. 指出了分封制的严重弊端

C. 肯定了秦朝郡县制的作用

D. 指出了秦灭亡的根源所在

 

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齐国的大夫田常杀死齐简公,自立为相。其后田和取代姜氏正式成为国君。这反映出在齐国

A. 分封制度已遭到破坏

B. 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

C. 打破了等级尊卑观念

D. 废除了贵族特权

 

《汉书》说:“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其中所谓的“周制”是指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礼乐制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王艮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出身于手工业的思想家、教育家,心学的后继者,38岁时拜王阳明为师,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创立了泰州学派。王阳明认为良知是人性的体现和成圣成德之根据,王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良知“当下具足”的本性,主张良知“现现成成”“天然自有”,将良知的实现看作是一种自然发生的过程,不需要任何人为的工夫。他将传统儒学的“天理”解释为“天然自有之理”。“天然”就是“百姓之道”“日用之道”等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内容,正式提出了“百姓日用即道”的基本主张,强调“道”就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肯定了“道”之“愚夫愚妇可以与知”的一面。王艮的“格物”说指出应当由人民来“格”国家的过失,而“物”则是指整个社会关系的总和,强调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个人应该具有自我尊严,不应处于屈从,而应处于主导地位。王艮积极从事民间讲学活动,坚持“有教无类”的传统,将教育对象平民化。在教学过程中王艮注重用“简易明白”“启发诱导”的方法教育学生,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来启发学生的觉悟。

——摘编自王强《王艮思想研究》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艮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艮思想的特点并简要评价。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20世纪20年代,法国在欧洲的地位大大削弱,希望与美国结成同盟,以保障自身安全。美国和平主义运动的代言人肖特威尔提出了“摒弃以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的呼吁。1927年法国外长白里安照会美国政府,提议两国缔结条约,谴责和摒弃战争,和平解决两国之间的一切争端。美国国务卿凯洛格则建议由美法两国向世界各国发出联合倡议,先由美法英意德日六个主要强国签署多边的非战公约,然后邀请所有国家参加。1928年8月,法、美、英、德、意、日等15个国家签署了《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即《非战公约》。主要内容有:缔约各方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缔约各方之间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者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者起因如何,只能以和平的方法加以处理和解决。各大国在签署条约时,都提出了各自的保留条件,特别是各国都拥有自己“决定情况是否需要诉诸战争以实行自卫”的权利。《非战公约》生效后不久,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939年德国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美在欧洲安全问题上的不同意图,并概括《非战公约》签订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非战公约》。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24685/68464) 首页 上一页 24680 24681 24682 24683 24684 24685 24686 24687 24688 24689 24690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