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罗马天主教会鼓吹“因行称义”的修道信条。所谓因行称义,是指一个基督徒靠其行事修为而成为符合上帝意愿的义人,灵魂得以升入天堂。因此,必须绝色弃欲、积功行善,诸如持斋、守贞、安贫、乞食、忍让、施舍,服从教会、遵守教规、购买赎罪券等,而入修道院修道是最佳途径。 材料二 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材料三 加尔文主张“信仰得救”。他认为得救在于信仰而不在于善行;而且得救与否取决于上帝预先的安排,上帝事先早已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选民发财致富,万事顺利,死后进入天堂,弃民则相反。 请回答: (1)据上述材料看,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基本主张的共同点是什么?与罗马天主教会的主张有何不同?他们为什么要提出这一与天主教会不同的思想? (2)结合所学知识及上述材料信息,比较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主张有何异同?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的召开,使党和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人旗帜的信念更加坚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是最早的探索者”……“起了先导的作用”……“毛泽东在探索中的失误和挫折也为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历史的借鉴。” 材料二 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继续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探索。纠正、创新地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他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以上均摘自《川大学者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 (1)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有哪些重要贡献?其思想核心和奋斗目标是什么?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有何内在联系。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古今中外人类都做了有益的探索,它一直在拷问着人类的政治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汉统治时期,御史大夫专门行使监督权,其下属御史中丞专门负责监督王室和宫廷,也可以说是监察皇帝的;另一下属御史丞则负责监督政府,不论中央、地方都在内。……唐代单独设立御史台,其职权限于监察政府。但在政府中,仍存在专责监督皇帝的,那就是谏官,谏官由宰相任命,宋朝谏官改由皇帝任命,他们就不再监督皇帝,反过来监督宰相。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宪法学透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从汉朝到宋朝监察制度的变化趋势。 (2)据此简要评价我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
|
中国工程院于1994年成立。据统计,首批院士96人中留学归国的有46名,占总数的48%;199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23名是归国学者。这最能说明( ) A. 教育被摆到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B. 中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 C. 留学教育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 D. 留学教育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
|
某班历史学习小组在探究“工业文明的前奏”这一课题时,下列材料应该排除的是( ) 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权利法案》 C.《哥伦布航海日志》 D.《物种起源》
|
|
下图是《说文解字》列出的“历”“史”二字的篆书。许慎解释道,“历”者,过也,传也。“史”者,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据此可知,“历史”的原意是指 A. 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 B. 过去事实的文字记载 C. 记录过往事物的书籍 D. 代代相传的文化形式
|
|
顾炎武指责李贽“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黄宗羲谴责李贽“非名教之所能羁络”,王夫之以“循礼”“秉礼”为“君子之道”,以“尊其尊、卑其卑、位其位”为理想政治局面,并强烈主张严君子、小人之辨。明清时期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专制主义还未进入崩溃阶段 B.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 传统儒家思想在批判中继承 D. 李贽挑战理学权威
|
|
法国总统戴高乐说:“欧洲应该有一个共同的防御体系,必须由法国来为这个体系规定计划和指定指挥官。”为此,戴高乐在20世纪60年代曾两次否决了英国提出加入欧共体的申请。其主要的原因是 A.维护法国的领导地位 B.法英两国地位差距大 C.两国的经济互补性差 D.危及欧共体的独立性
|
|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读下图《英国社会保障投入构成百分比(20世纪50年代)》,可以看出英国社会保障( ) A. 投入构成中最主要的部分是资本家缴税 B. 实质上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C. 使英国建立了欧洲最好的福利制度 D. 标志着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减少
|
|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如此评价毛泽东“他已经扫除了农村内放债收租的陋习,过去这习惯如癌症般影响到乡村里每一个细胞,阻碍中国的现代化”。对该文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人民公社推动了农村现代化 B. 毛泽东改变了农村旧制度 C. 传统旧模式不利于农村现代化 D. 封建土地所有制被逐渐废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