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下面为1949—1979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数量统计表,据此可以判断

时间

1949—1959年

1960—1969年

1970—1979年

国家数量(个)

33

17

67

 

 

A. 中国放弃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B. 美国成为影响中国外交的决定性因素

C. 外交是一国内政的延伸

D. 国家实力决定国际地位

 

(题文)近代某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出后,大清举国哗然。不久,清帝下《罪己诏》:“去岁与倭国仓促开衅,征兵调饷,不遗余力。而将非宿选,兵非素练,纷纷召集,不殊乌合。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其万分为难情事,言者章奏所未及详,而天下臣民皆当体谅也。”对此条约认识正确的是

A. 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B. 首开列强在华设厂“合法化”的恶例

C.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是中国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条约

 

在对外交往中,“天朝”和“中国”的使用频率:道光最初10年,“天朝”50余次,“中国”不满10次;道光十六年(1836年)四月至十七年四月“天朝”6次,“中国”5次;道光十八年一月至五月,“天朝”6次,“中国”14次,“中国”首次超过了“天朝”。这表明

A. 中国国际地位持续下降

B. 洋务思想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C. 中华民族主权意识增强

D. 清政府逐渐形成对等外交的理念

 

法国公使在目睹了中国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后说:“我们正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最令人惊异的重要现象,即中国为积极行动而形成了一种全国性的舆论。”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也说:“中国人民从……不幸中产生出一种令人鼓舞的民族觉醒,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结合成一个整体。”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辛亥革命    B. 国民革命    C. 五四运动    D. 抗日战争

 

1926年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特别会议,决定党在政治上主要的方针是加紧进行湖南、湖北、河南等地的群众工作,特别是发动和组织农民群众。中共中央这一方针

A. 为北伐战争准备了条件

B. 推动了农村的土地革命

C. 标志工作重心转向农村

D. 有利于巩固苏维埃政权

 

抗日战争时期某战役预备命令中说:据各方情报,敌寇有于八月间进犯西安企图。为打击敌人囚笼政策,打破进犯西安之企图,争取华北战局更有利的发展,决定趁目前青纱帐与雨季时节,敌对晋察冀、晋西北及晋东南扫荡较为缓和,正太沿线较为空虚的有利时机,大举破击正太路。据此判断这次战役

A. 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B. 推翻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

C. 运用正确的战术和平解放北平    D. 八路军主动向华北日伪军进攻

 

《清实录》中关于“国体”有不同的记载:1840年以前,“国体”的涵义多为“国家体制”;而1840年以后,其涵义多为“国家体面”。导致“国体”涵义转变的原因是

A. 社会矛盾的变迁    B. 国家政权的更迭

C. 西学东渐的影响    D. 近代外交观形成

 

如图是南宋理宗宝祐四年录取的《进士出身统计数据表》。其中父辈有官职者,低等级的又占了半数以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科举制度结束贵族体制

B. 选官推动社会阶层流动

C. 南宋时科举制走向成熟

D. 考试成为做官必经之路

 

下表是东汉和唐代部分卿职的职责对比,

 

东汉 

 

唐代

太常

掌礼仪祭祀,每祭祀,先奏其礼仪及行事,常赞天子。

太常

掌邦国礼乐、郊庙、社程之事,以八署分而理焉

卫尉

掌宫门卫士,宫中檄循事`。

卫尉

掌邦国器械、文物之政令`

少府

掌中服御诸物,衣服宝货珍膳之属。

太府

掌邦国财货之政令。

太仆

掌车马。天子每出,奏驾上卤簿用;大驾则执驭。

太仆

掌邦国厩牧、车舆之政令。

 

对其中变化趋势的认识正确的是

A. 中枢权力职官分离趋势加快    B. 皇室与国家财政逐渐分离

C. 中枢权力分工明确互相制衡    D. 实现从家臣到朝臣的转变

 

《汉书·地理志》说:“武帝攘却胡、越,开地斥境,南置交趾,北置朔方之州,兼徐、梁、幽、并夏、周之制,改雍曰凉,改梁曰益,凡十三部,置刺史。”这一措施

A. 拓展了西汉的疆域

B. 加强了对少数民族的统治

C. 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D. 巩固了对边疆的统治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24703/68464) 首页 上一页 24698 24699 24700 24701 24702 24703 24704 24705 24706 24707 24708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