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 中共八大的召开 B.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确立 C. 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完成 D. 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
|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是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其中“夹缝”是指 ①外国侵略者控制中国的海关和对外贸易 ②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 ③各级政府的苛捐杂税 ④军阀官僚政府滥发纸币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
|
1937年以前,重庆只有大小工厂39家,1939年增至84家,到1944年底多达1518家。这种增长状况表明 A. 民族工业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B. 重庆沦为日本的战时工业基地 C. 抗战促进我国西南工业的发展 D. 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成就显著
|
|
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5%,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这主要是由于 A. 清政府放宽对设厂限制 B. 洋务运动办厂诱导 C. 辛亥革命扫清障碍 D.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侵略
|
|
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不少民族企业在内地创办却在香港注册。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外国资本主义的阻挠 B. 香港政府的政策优惠 C. 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 D. 民族工业的资金匮乏
|
|
“清朝同治至光绪年间,上海县妇女“向称朴素,纺织而外,亦助农作。自通商而后,土布滞销,乡妇不能得利,往往有因此改业者。”引文所述现象说明 A.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 洋务运动兴起 C.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D.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
|
清代陶煦的《租核•推原》记载:“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以上现象对当时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A. 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B. 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C. 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 D. 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繁荣
|
|
下列诗句中,包含我国古代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这一历史信息的是 A. “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 B.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C. “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 D.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
|
官营手工业在古代手工业生产中占有优势,它的主要特点是 ①生产范围广、规模大,分工细致 ②主要生产武器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 ③占据技术人才等方面优势,生产不计成本 ④主要是为市场生产精美商品和为对外贸易提供精品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
|
《周礼》曾这样记述西周时期的某项土地制度,“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以任地事而令贡赋。”下列有关材料中土地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B. 受封者要向皇帝缴纳贡赋 C. 农民在土地上集体耕作 D. 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和转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