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民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下列选项符合材料的是 A. 交子得到政府承认在全国流通 B. 交子可直接用于商品交换 C. 交子不能直接用于商品交换,是一种可以直接兑换成货币的证券 D. 交子具有股票的特征
|
|
时文有曰:“中国与洋人通商……从此反客为主,洋人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毫厘不能主持。”对这种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 广大农村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 B. 传统农业和手工业遭到严重破坏 C.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 D. 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
马建忠特别强调外贸在国家经济中占头等重要的地位,认为外贸是国家财富的来源,而外贸顺差就是财富增殖。他分析西方国家之所以富强,其根本原因不在于“船坚炮利”,而是在于商业尤其是对外贸易的高度发展上。这一观点 A. 带有浓厚的重商主义色彩 B. 是对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否定 C. 没有突破重农抑商的思想 D. 改变了中国在外贸中的不利地位
|
|
1866年,奕忻在同文馆添设科学班,遭到大学士倭仁的反对;1877年,郭嵩焘劝李鸿章扩大留学,遭到大学者王闿运的谩骂;1880年,李鸿章、刘铭传请修建铁路,只修了天津附近的一小段,并遭到反对。这些现象表明当时 A. 闭关锁国政策得以延续 B. 守旧势力主导政局 C. 西方科技大规模的传入 D. 社会转型异常艰难
|
|
甲午战争之后,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军,提出“训以固其心,练以精其技”“兵不训罔知忠义,兵不练罔知战阵”等主张,把训与练作为两大建军思想和练兵内容。这说明袁世凯 A. 建立了近代化的武装力量 B. 形成了威胁中央政权的势力 C. 实践“中体西用”的思想 D. 吸取了洋务运动失败的教训
|
|
鸦片战争期间,一些民众向英军出售粮食、畜禽、淡水意图获利,另一些民众为他们充当苦力,从事运输以求工值。甚至英军在行进开战时,成群的民众躲在远处观看这难得一见的“西洋景”。这样的记载在英方文献中屡见不鲜。材料反映了 A.英方诋毁中国民众 B.中英贸易没有因战争而中止 C.民众的反封建思想强烈 D.民众尚未形成民族国家意识
|
|
郭嵩焘是中国近代第一位驻外使节,他曾说“(西人)以信义相先,尤重邦交之谊。……其构兵中国,犹辗转据礼争辩,持重而后发。……处今日之势,唯有倾诚以与各国相接,舍是无能自立者。”材料反映了郭嵩焘 A. 没有认清西方列强的侵略本质 B. 改变了传统的宗藩外交体制 C. 倡导学习西方制度和外交礼仪 D. 主张师夷之长技以自强求富
|
|
“从香港和五口输入的外国商品,使中国几千年来的社会经济结构被侵蚀而逐步改组,新的生产方式在取代着旧的生产方式,并因此而造成了城乡社会生活的种种变化,这种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具有两重意义。”这里的“两重意义”指 A.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近代工业逐步产生 B. 中国遂步卷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自然经济解体,反帝反封民主革命兴起 D. 中国社会逐步融入工业文明潮流
|
|
洪秀全的《天父诗》中说:“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诗歌从本质上反映出 A. 洪秀全不再是太平天国的领袖 B. 洪秀全已转变成封建皇帝 C. 太平天国违背了时代发展潮流 D. 农民阶级摆脱不了封建传统思想的局限性
|
|
对人性的看法,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礼义是圣人所制定用以感化恶性,而使之变为善,但又不主张纯粹的感化。这说明他倡导 A. 发明本心 B. 知行合一 C. 礼法并施 D. 重义轻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