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福州文人郭柏苍在《沁泉山馆诗》中写道:“年来通商号令行,穷黎遍享茶山利。高阜小邱(丘)恣铲除,百万磳田(即山田)一朝弃。”从中可提取的信息不包括 A. 农村产业结构变化 B. 农民种茶收入增加 C. 农民弃农经商 D. 商品经济渗透到农村
|
|
学者余英时说:“如果一定要在中国思想流派中找出一家与西方科学精神最相近的,我个人认为只有程、朱一系的理学足以当之。”其依据是程朱理学主张 A. 格物致知 B. 心外无理 C. 心即理也 D. 理在气中
|
|
宋初,三司(户部、盐铁、度支)独立掌握全国财政,王安石变法时期将三司重新组织起来并统一到一个新的机构里。这一措施的主要意图是 A. 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B. 增加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C. 提高处理经济事务的效率 D. 消除宋初加强皇权的弊端
|
|
《左传》载,楚昭王病,卜官认为是河神作祟,大臣建议祭祀,昭王拒绝。孔子对此赞曰:“楚昭王知大道矣。其不失国也,宜哉!”孔子下列言论与他这一评价一致的是 A. “获罪于天,不可祷也” B. “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C. “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 D. “不语怪、力、乱、神”
|
|
材料一曾国藩大事年表(部分)
材料二师事近三十年,薪近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 ——李鸿章撰曾国藩挽联 当道光、同治年间,我们汉人有绝好自立的机会,被那全无心肝的人,苦为满洲出力,以致功败垂成,岂不是那湘军大都督曾国藩吗?……恨的是曾国藩,只晓得替满人杀同胞,不晓得替中国争权利。 ——同盟会会员陈天华 曾国藩是中国旧文化的代表人物,甚至于理想人物。……平心而论,曾国藩要救清朝是很自然的,可原谅的。……在维持满清作为政治中心的大前提之下,曾国藩的工作分两方面进行,一方面他要革新,那就是说,他要接受西洋文化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他要守旧,那就是说,恢复我们民族固有的美德。革新守旧同时举行。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曾国藩的主要活动。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李鸿章、陈天华、蒋廷黻三人对曾国藩评价的基本态度及其主要依据。
|
||||||||||||||||||||||
东汉后期和唐朝前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县城数量表(单位:座)
概述上表反映的县城数量及分布的变化,阐释导致变化的历史原因。
|
||||||||||
内阁制度在东西方国家均有实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责任内阁大事记(部分)
1714年乔治一世即位。 1718年因语言障碍,乔治一世不再出席内阁会议。 1721年乔治一世任命首席财政大臣、议会多数党辉格党领袖沃波尔主持政府工作,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首相。 1742年因受下院多次反对,沃波尔被迫辞职,这成为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的标志。 1782年英国在北美失败,首相诺斯率内阁成员集体辞职。标志着责任内阁制的发展。 1783年乔治三世任命小皮特为首相并组阁。 1784年面对议会的反对,小皮特别出心裁地解散议会,宣布提前大选,并最终在大选中获胜。这表明英国责任内阁制继续发展。
材料二美国《1787年宪法》并未像早期的州宪法那样,在新政府中设立独立的内阁机构。虽然内阁后来得到公认而成为联邦政府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始终无法定权力,无法定组织原则,无法定运行机制……19世纪60年代以来,不断有人提倡改革内阁,加强内阁与国会的关系,提高内阁的地位,使其成为对议会负责的机构。但结果都未获得成功,其根本原因在于美国制度本身。 ——张定河《美国政治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材料三 (1)据材料一,概括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基本内容。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有人提倡改革内阁”的理由,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美国政治制度角度分析美国内阁改革“都未获得成功”的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明朝内阁与德国内阁的异同。
|
|
1990年9月12日,苏、美、英、法、西德和东德的外长在莫斯科举行最后一次“2+4”会谈,签署条约,规定:四大国停止对德国的权利和责任,统一后的德国享有完全的主权。这体现的历史背景是 A. 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完成合并 B. 两极格局的瓦解 C. 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依然存在 D. 全球化进程加快
|
|
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这一建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 A. 屡遭战争重创 B. 社会制度相同 C. 发展水平相近 D. 历史上关系紧密
|
|
20世纪美国 “最出色”的外交家乔治•凯南在1946年说:“我们面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的坚信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次年他告诫美国应该奉行一个长期的对苏政策,并要保持“坚定与耐心”。着些言论 A.批判了美国的“冷战”政策 B.夸大了美苏之间的分歧 C.力图缓和美苏之间的关系 D.力主对苏联采取遏制政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