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时期,盛行文人士大夫与陶工合作制作茶壶的风气,不仅要在壶身刻诗铭句,还要刻上文人名款和匠人名款。这一风气反映出当时 A. 瓷器制作技术的高超 B. 匠籍制度已经被废除 C. 传统等级观念的突破 D. 市民文化居主导地位
|
|
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叙述,既有历史事实,又有历史解释的是 A. (北宋)司马光:“作青苗、免役、市易、赊贷等法,以聚敛相尚,以苛刻相驱。” B. (北宋)苏轼:“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 C. (南宋)范冲:“自任己见,非毁前人……天下之乱实兆于安石。” D. (近代)梁启超:“其所施之事功,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
|
|
针对“皇权不下县”的说法,某学者指出,由秦到清,中国基本实行小县制,很少达到“地方百里、人口万户”的标准建制,国家政权对社会的控制,通过乡里组织的普遍设立而延伸到农村社会基层。该学者认为,中国古代 A. 民间社会发育有限 B. 基层自治卓有成效 C. 县府管理能力不足 D. 县域经济长期滞后
|
|
战国晚期,托名周公的著作《周礼》,提出了在中央政府管辖下各种政务部门各司其职的理想化制度;托名大禹的著作《禹贡》和托名周公的著作<职方》,创立了由中央政府统一划分九州的地理学说。这些著作的成书表明当时 A. 西周制度备受推崇 B. 中央集权制度逐渐被认同 C. 儒家为君主制辩护 D. 百家争鸣的局面归于沉寂
|
|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日本投降后,如何依照盟国意图处置日本军国主义、铲除远东战争策源地,并在民主化基础上实现对日本的重建和改造,是世人关注的一件大事。但美国战后的对日政策,则是要实现多年来使日本臣服于美国的梦想,进而带来整个东亚地区“在美国统治下的和平”。杜鲁门说,“我决定,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地管制或划分占领区。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在德国和奥地利那样去行动”。他坚持把日本作为一个整体由美国自行处置。日本投降后盟国曾就最高统帅人选问题进行磋商。莫洛托夫代表苏联政府建议最高统帅“由美苏将领各一人担任”。美驻苏大使哈里曼怒气冲冲地说,最高统帅不由美国人担任是“不可思议的。”事后苏方收回其建议,并同中、英政府一起,同意接受美国提出的以麦克阿瑟为盟国最高统帅的意见。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独占日本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独占日本的历史影响。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明清时期中外历史事件
——据冯天瑜《中华文化史》等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事实依据。)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甲午战后至民国时期,新设的近代企业逐渐向内地以至东北、西南、西北等地伸展,移向和接近原料产地和消费区,但这并不能改变近代工业偏重于东南沿海和长江沿岸商埠的总体格局。同时,国民政府批准设置的市也以沿海省份占较大比重。另外,国民大革命以广州为中心建立根据地,北伐胜利进军使革命势力迅速发展至长江流域乃至黄河流域中部。这种南北方革命发展不平衡局面在此后一定时期仍将延续。—摘编自戴安钢《发展与落差—近代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进程比较研究》等 材料二至19世纪50年代末,北方集中了全美绝大多数工厂和国家工业投资总额,特别是东湘地区占据城市人口的绝对主体,大型发达城市基本聚集于此。城市—工业心脏地带开始在此形成并日趋牢固,确立了其经济领军地位,提供了最具吸引力的发展机遇,引导国家适应热术革新。相反,南方种植园主对工业的投资微乎其微,却为增强在参议院中的势力要求在新州扩展奴隶制,造成了南方工业极端落后。南北双方矛质不断升级,国家处于分裂的边缘。—摘编自隋笑宇《美国内战前东北部城市化高速发展原因分析》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民国时期工业分布的特点及成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方对近代美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并分析中、美区域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
|
1520-1525年是德国历史上小册子印刷发行的黄金时代,诸如“谈话”“对话”、“公告”“传单”“对公告的回答”“途中自语…委任状…演说…讽刺”等频频出现于小册子的标题之中,通常这些标题还伴有醒目的图画。这些小册子 A. 成为抨击罗马教皇的主导形式 B. 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 C. 适应了德意志民族统一的趋势 D. 利于新教思想触及普通民众
|
|
厦门大学教授徐国栋说:“在谢沃拉、西塞罗生活的共和国晚期,古希腊哲学犹如西斯廷小教堂天顶画《创世纪》中的那个上帝,罗马法犹如那个被造好的亚当,前者的手指轻轻触及后者。被触者就从一堆泥土变成鲜活的生命,并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进而影响着诸多的后来者。”作者意在说明 A. 希腊民主政治深刻影响罗马法的发展 B. 希腊文化赋予罗马法精神内涵 C. 欧洲两大文化源头相互影响互为渊源 D. 没有希腊文化就没有罗马文化
|
|
下图为新中国1950-2005年粮食产量与人均粮食变动情况。影响变动情况的主要因素是 ——2001年前人口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国人口信息网” A. 经济体制与国家政策的调整 B. 个体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情 C. 社会秩序保证经济持续发展 D. 人口急剧膨胀供需矛盾突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