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此大法轮,救汝旱岁苦……神机日夜运,甘泽高下普。老农用不知,瞬息了千亩。 抱孙带黄犊,但看翠浪舞。”诗中所咏工具 A. 是开沟播种结合的耧车 B. 是可以调节深浅的曲辕犁 C. 是鼓风冶铁的工具水排 D. 是不需人力而自转的筒车
|
|
汉武帝时实行“盐铁官营”,设置专门机构垄断食盐经营。清政府采取“引岸制”的食盐运销体制,赋予一些商人食盐营销的垄断权,国家只对盐商进行管理和征税。这一变化表明 A. 政府放弃盐业专卖制度 B. 民营商业遭到政府打击 C. 抑商政策执行有所松动 D. 富商大贾势力受到抑制
|
|
秦汉时期,官营手工业实行“物勒工名(将器物制造者的名字刻在器物上)”制度,几乎涵盖了当时各个手工业部门。这实际上反映了 A. 官营产品的盗卖严重 B. 官营产品难以保证质量 C. 官营生产的管理严格 D. 国家注重垄断市场经营
|
|
唐诗名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描绘的是 A. 我国古代精湛的青铜铸造技术 B. 唐代越窑青瓷的美丽色彩 C. 丝织业的一种绿色丝绸的出现 D. 著名的唐三彩
|
|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这一天是民间传说“龙抬头”的日子,也称为“春龙节”,人们用许多美食祭拜龙王,希望它能够行云布雨,广洒甘霖。从节日的起源看,形成这一风俗的主要因素是( ) A. 宗教习俗 B. 农业生产 C. 祭祀祖先 D. 纪念庆典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交换的发达,促进了货币流通量的增加。北宋除铜、铁钱外,金银也作为半流通性货币,租税的征收、官俸的发给和对外贸易都使用银两。北宋的铜钱尽管铸造得比过去多,但“钱荒”却十分严重。为此,政府规定四川等地只能用铁钱流通。由于携带不方便,10世纪末,成都出现了所谓“交子铺”,发行纸币代替铁钱。1023年,北宋政府看到发行交子有利可图,遂正式创立“交子务”,改交子为官办,以36万贯铁钱作准备金,定期发行,限额125万余贯,流通区域仍限于四川。 ——《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洪武元年,明政府颁行“洪武通宝”。但由于铜钱的铸造受到铜料不足的限制,而且商贾也习惯于用元代的纸钞,铜钱的流通并不畅达。洪武八年,印造大明宝钞,禁止民间使用银子。但由于宝钞发行没有数量的限制,也没有兑换的机制,导致官府大力推行用钞作货币的同时,两浙、江西、闽广等地的百姓重钱轻钞,宝钞严重贬值,钞法难以推行。正统元年,政府“弛用银之禁”,下令南方部分不通舟楫的地方,可将赋税折算白银缴纳。至万历时期,要求各种租税都折银征收。民间白银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原来的“大数用银、小数用钱”的习惯也逐渐改变,人们在小额交易中也宁愿使用极为细碎的银子。 ——《世界货币视野中明代白银货币地位的确立及其意义》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时期“交子”出现的原因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朝时期白银货币地位的变化。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宋、明时期货币流通的相同点。
|
|
专制与民主是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意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则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摘编自《皇明大政纪》 材料三清代政府发布最高命令的手续,又是非常不合理。他的最高命令称上谕,上谕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明发上谕,一种是寄信上谕。明发上谕都是比较无关紧要的事……寄信上谕是清代特有的,不按上述程序,而直接由皇帝经军机处寄给受命令的人。譬如给江苏巡抚的上谕,直接寄给巡抚,旁人谁也不知道……后来凡是紧要的事,差不多都用寄信上谕发出了。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西周、秦朝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 (2)结合材料二、三,说明明清两朝在发布政令方面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时期政治发展的趋势。
|
|
历史学家科林伍德看来:历史中遗失最多的大概就是问题(question),历史人物往往把种种回答留下了(这便是文物、文献),却将自己内心中的问题,尤其是那些自己还没有能力回答的问题带进了坟墓。因此历史学家最重要的任务便是根据留下的答案去追溯、重构已失去的问题。科林伍德强调历史学家的任务是 A. 着力重新构建新的历史 B. 通过研究历史问题再现历史 C. 在研究中努力寻找问题意识 D. 着重研究历史文物与历史文献
|
|
下图为清朝前期人口与人均田亩数变化示意图。下列对该图信息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A. 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依附关系增强 B. 人口激增导致清代耕地面积减少 C. 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发生根本改变 D. 清代前期传统农耕经济不断发展
|
|
有学者认为,宋代到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前期)商业革命。其中第二次“商业革命”比第一次突出的是 A. 民间对外贸易空前活跃 B. 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 C. 商业活动突破时空限制 D. 南方工商业市镇的兴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