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材料主张

A统治者应推行德政

B.治国者要崇尚贤能

C.统治者行清简政治

D.治国者须厉行法治

 

关于百家争鸣的起讫点,理论界的说法不一,有战国百家争鸣说:有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说,还有先秦百家争鸣说,可见,当时理论界达成的共识是百家争鸣

A. 促进了各种思潮的活跃

B. 发端于周王室的衰微

C. 得益于诸侯争霸的环境

D. 结束于大一统的完成

 

(崇祯四年七月)福建巡抚熊文灿以海寇殄灭,上疏备陈通洋利害,并述诸臣条议,请开漳、泉二府洋禁,以苏民困而足国用。这反映出

A. 福建巡抚兼有监察职能

B. 海禁亦影响着国计民生

C. 我国沿海局势趋于稳定

D. 广州一口通商将被打破

 

明清时期,北京皇家园林中有不少农业景观,如太液池中的丰泽园、圆明园中的多稼轩等。这些园林中除种植稻、麦等粮食作物之外,还种桑养蚕。影响该园林景观设计理念的主要是

A. 封建等级观念

B. 皇家财富资源

C. 社会经济形态

D. “天人合一”思想

 

明朝政府规定,“是有贡舶,即有互市,非人贡即不许其互市。”这体现了当时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是

A. 朝贡与互市相结合

B. 以互市贸易为主导

C. 适度开放互市贸易

D. 设置专门机构管理

 

“由是观之,富无经业,则货无常主。能者辐辏,不肖者瓦解,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巨万者乃与王者同乐。岂所谓‘素封’者邪?非也?”材料认为

A. 富人应与政治撤清关系

B. 商而优则仕是基本规律

C. 君子爱财应该取之有道

D. 发家致富亦是能力表现

 

《乌青文献》载:“蚕毕时,各处大郡商客,投行收买,平时则有震泽、盛泽、双林等镇机户零买,经纬自织。又有贸易诣(到)各镇卖于机户,谓之贩子。”这反映出当时

A. 出现操控家庭手工业的商人

B. 资本主义雇佣关系开始形成

C. 存在城乡间的丝织技术交流

D. 江南丝织业规模的迅速扩大

 

下列文字出自张衡的(西京赋)。其在此描绘了

A. 汉代市场内交易盛况

B. 唐洛阳市场监管状况

C. 汉代长安的坊市形势

D. 汉代长安内草市规模

 

建隆三年(962年)到景德三年(1006年),从镇、乡、场、寨改为县或军的地方有39个,还有一批是县升州、州升府。这本质上反映了

A. 专制主义的强化

B.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国土疆城的扩大

D. 官僚机构的膨胀

 

下图为西夏灵武窑发掘出土的《褐釉梵文盘》盘上所刻梵文含义似为归命、供养军荼利明王(密教五大明王之一)。这一实物发现可以说明

A. 西夏政权的历史沿革

B. 西夏制陶技术十分落后

C. 宗教文化对生活的影响

D. 梵文与汉文的渊源关系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26010/68464) 首页 上一页 26005 26006 26007 26008 26009 26010 26011 26012 26013 26014 26015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