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是

A. 出现独立经营的商人

B. 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C. 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

D. 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汉书·贡禹传》上记载:“方今齐三服官(负责制作天子服用)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少府之属官,包括考工室,右工室,东园匠)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材料反映汉代官营手工业

A. 规模庞大,不计成本

B. 高效运行,管理严格

C. 分工细致,技艺精湛

D. 产品精美,面向市场

 

有学者说,春秋诸侯的争霸与战国七雄的逐鹿都是在小农经济崛起为其扩大了赋税来源的基础上进行的。按该学者的理解,小农经济的发展

A. 解决了各国的战争开支问题

B. 得益于诸侯战争的推动

C. 为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

D. 加速了分封制的瓦解进程

 

春秋时期的范蠡认为:“售粮的价格,每斗二十钱,农民的利益就要受到损害;每斗九十钱,商人就要受损失.商人受损失,钱财就不能流通到社会;农民受损害,土地就要荒废。”这种观点实质上

A. 在强化重农抑商政策

B. 片面强调农业的重要性

C. 反对提升商人的地位

D. 肯定了农商并重的思想

 

春秋时期,促使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产生的主要条件是

A. 统治阶级的提倡    B. 国家分裂的影响    C. 社会人口的增加    D. 铁器、牛耕的出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美国《邦联条例》和1787年宪法内容比较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与邦联制相比联邦制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确立联邦制的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该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这些原则”是指什么?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在此原则下,有哪些重大的外交活动?

(2)材料二的照片中乔冠华为什么开怀大笑?此事有何重大意义?第二年,我国在外交方面又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人类政治文明的演进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文明演进的角度来看,中西民主制度的第一次历史分野(重大变化)几乎是必然的,无论是古希腊的城邦民主,还是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它们都各自适应了当时当地的历史和地理条件,是制度演进的客观结果,而不是人们主观选择的结果。

——潘传表《中西民主制度的两次历史分野》

材料二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大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是不可替代的。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古希腊的城邦民主建立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哪些基本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建设的看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早在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在签署的《开罗宣言》中指出:“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签署(后苏联参加)的《波茨坦公告》又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

材料二曾经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晚年羁留台湾,在1962年1月24日病重时写下了《望大陆》:“葬我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材料三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第一条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制定本法。

……

第三条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不受任何外国势力的干涉。……

第五条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台湾、澎湖列岛”是如何被日本窃取的?1945年中国收回台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状?据材料三指出形成这一现状的历史原因以及现今中国政府确立的解决方式。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认识。

 

日兵植松良二之现场报道说:此次入京之联军,与当地民众发生激烈冲突,在帝国政府军的默许下,联军纪律已非往昔,将校率军士,军士约同辈,白昼公然大肆掠夺,此我等所亲见。.以下说法与史料中的事件不符合的是

A.该联军是八国联军 

B.联军的根本目的是将中国变为其殖民地

C.北京抵抗民众不少是太平天国民众

D.清政府在该战争后彻底沦为洋人的朝廷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26276/68464) 首页 上一页 26271 26272 26273 26274 26275 26276 26277 26278 26279 26280 26281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