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者,乃传子法之精髓,由传子之制而嫡庶之制生焉。夫舍弟而传子者,所以息争也。”材料表明宗法制

A. 注重任人唯贤,维护贵族政治

B. 约束兄弟子女,迫求政治平等

C. 强调尊卑有序,稳定社会秩序

D. 维护等级关系,强化封建专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代殖民扩张起源于16世纪的西欧,是欧洲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在原始积累过程中,许多英国人目睹了转型时期的社会动荡与危机,并对此作出强烈反映。莫尔主张把建立海外殖民地当做解决国内人口“过剩”问题的有效办法。哈克卢伊特认为,海外殖民扩张可以让英国人充分认识到大海的真正价值和海上事业对于民族国家发展、弘扬英格兰民族精神的极端重要意义。培根强调英格兰民族的优越性和殖民北美的合理性,为其具有扩张性的“海上帝国”殖民思想作辩护。

——摘编自姜守明《民族国家形成时期英国殖民思想的发展》

材料二二战进行中,罗斯福逐渐形成了以“非殖民”原则为基础的世界秩序构想。1953年,美国针对殖民地问题提出中间道路。即在殖民主义(者)与民族主义(者)之间采取中间立场;既不放弃外交中的反殖民主义传统,又要支持欧洲盟国;既不放弃传统的道义利益,又贯彻反苏反共的冷战总目标。50年代中期后,随着第三世界的形成、苏联在第三世界和殖民地的影响日益加强,以及联合国会员国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中间道路”政策在联合国遭遇挫折。1960年第15届联大会议中,苏联等43个亚非国家一起向联大提出《非殖民化宣言》,要求彻底结束殖民主义。该提案得到了联大成员半数以上支持,西方国家成为少数派。美国与英法比等国几次协商,先后三次更改投票立场,最终在投票前不得不再次更改立场。美国频繁更改的投票立场表明,“中间道路”陷入困境。

——摘编自毕元辉《“中间道路”及其困境:1945-1960年美国“非殖民化”政策评析》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殖民思想出现的背景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中间道路的内容并分析其走向困境的原因。

 

比较是研究历史、学习历史的主要方法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世纪中国与荷兰的金融创新

 

中国

荷兰

明末清初,商帮中的货币商人先后创办了

印局、账局、票号等。金融机构的创新是

明清金融革命的最重要内容,但遗憾的是

它们业务局限在汇兑领域。不仅如此,由

于缺少海上贸易的发展,丧失扩大发展的

机会。

1609年成立的阿姆斯特丹银行,是现

代意义的银行,有阿姆斯特丹市政的

担保,很快成为欧洲国际贸易的票据

结算中心,荷兰的利率也比其它欧洲

国家都要低得多。银行不仅支持商品

交易,还支持股票交易。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中国与美国的股票市场

 

中国

美国

1990年12月和1991年7月沪、深证券交

易所相继挂牌营业,股票集中交易市场正

式宣布成立。1996年,高速发展的股市立

即出现了许多问题。从1998年开始,中国

正式启用法律法规手段规范管理股票市场。

20世纪90年代,政府通过间接措施进

行调控。资本市场不断完善,以硅谷为

代表的高科技产业悄然兴起,促使美国

经济实现了产业升级。股市吸引了大量

私人投资者,同时养老金也通过资本市

场实现了保值增值。

 

 

(1)17世纪的中国和荷兰都进行了金融创新,但经济发展的结果却完全不同,请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请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概括20世纪90年代中美两国股票市场的作用。

(3)两则材料都反映了政府的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1672年和1692年英国政府先后颁布《航海条例》,到1849年废除了大部分《航海条例》;1854年,外国的商船被准许从亊英国沿海的贸易,完全取消了《航海条例》的限制。这表明英国

A. 逐渐放松了对世界市场的控制

B. 海上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C. 经济政策受到经济实力的影响

D. 对外贸易政策反复无常

 

(题文)观察下图。②处的商品主要是

A. 黑奴    B. 茶叶

C. 胡椒    D. 镜子

 

16——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了256%,工资上涨了145%,地租涨幅远远低于物价涨幅。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①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②工业革命

③殖民掠夺

④奴隶贸易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6世纪,开辟新航路的西葡两国普遍认为海洋不是开放的,所有海域属于发现它的国家;17世纪初,在荷兰产生了海洋主权观念;二战后,国际上逐渐形成了领海、专属经济区、公海等海域分类。这种变化反映了

A. 西葡殖民体系分崩离析    B. 荷兰人成为海上马车夫

C. 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D. 海洋问题的法制化趋势

 

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A. 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B. 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

C. 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D. 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

 

一位学者形容16世纪的西班牙:“就像一张巨人之口,在吞进食物,咀嚼食物,仅仅是为了把它送进器官,除了经过的气味和偶尔粘在牙齿上的碎屑之外,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上述“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主要是指

A. 没有发生“价格革命”

B. 没有经受文艺复兴的洗礼

C. 没有受到资产阶级革命风暴冲击

D. 资本主义工商业没有发展起来

 

葡萄牙占据的澳门一度在世界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以这里为中心,曾建立起几条重要的国际贸易航线(如图).下列对这种贸易的评述,正确的是(  )

 

澳门﹣﹣暹罗(泰国)﹣﹣马六甲﹣﹣果阿(印度)﹣﹣里斯本

澳门﹣﹣长崎

澳门﹣﹣马尼拉(菲律宾)﹣﹣阿卡普尔科(墨西哥)

 

A. 它兴起于13世纪,以葡萄牙为主导

B. 它说明中国已经全面卷入世界市场

C. 它有利于白银流入中国并成为主要货币

D. 它刺激了中国最早的纸币﹣﹣交子的形成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26324/68464) 首页 上一页 26319 26320 26321 26322 26323 26324 26325 26326 26327 26328 26329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