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在近代西方列强东慢的强烈撞击下,晚清的军事变革作为一种自然的回应,在逐渐兴起,其本质就是实现军事近代化,缩小乃至消除中国与西方军事上的差距,从而有效抗御列强的優略,保障国家安全。以甲午战争失败为标志,晚清军事变革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甲午战前为第一阶段变革,随兴办洋务而起,园甲午战败而衰。主要内容包括推进陆军火器化;建立近代海军,加强海防:创办近代军事工业;革新军事教育等。甲午战争的失败,使30余年惨淡经营的成果毁于一旦,也标志着晚清军事变革步入了第二阶段。由于《马关条约》及其后《安且条的》的签订,清政府背上了极其沉重的赔款负担,国家进一步衰败,已无力再投巨资建设 每年,因此,这个阶段军事变革的重点集中在陆军,最主要的内容是编练新式陆军和发展陆军教育,第三阶段的军事变革,因中央集权不断削弱,各省各自为政,非但未能有效增强国家的整体军力、及而为清朝的覆亡挖掘了坟墓。 一一钟少异高炜 《晚清军事变革及军事近代化为什么失败》 (1)根相村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两次军事变革的共同特点。 (2)根树村科非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两次军事变革失败的原因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00~2000年间世界主要国家及其力量源泉
——摘自张剑荆《中国崛起: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策》 综合上述表格信息,自拟一个观点,结合世界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具体合理,史论结合)。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反映的是中国戏曲与古代剧场的演进。 ——摘编自罗德胤、秦佑国《中国戏曲与古代剧场发展关系的五个阶段》 材料二 19世纪末,教会学校组织学生演剧,让中国学生堂而皇之地登上舞台,不仅有助于扭转、打破国人的传统偏见,更为重要的是,学生所演之剧,不再是中国旧式的戏本,演剧的方式,也完全不是中国传统旧戏唱念做打的做派,而是直接用外语原文演出外国经典戏剧作品,演剧方式也是严格依照西洋戏剧的样式和要求进行,使其成为当时国人眼中的新潮、时髦之举。进入20世纪之后,伴随着清末“戏曲改良”运动,学生演剧逐渐跃出校园走向社会。受该运动的影响,学生所演的自创剧目的题材也基本上取材于社会时事,主题则和“时装新戏”一样主要来自维新派的社会、政治改良思想。 ——摘编自范方俊《清末学生新潮演剧与中国现代戏剧的发生》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戏剧的发展趋势,并分别指出其依据。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以来戏剧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根据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戏剧与社会的关系。
|
|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A. 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 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 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 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思想
|
|
1949年4月4日,12个国家正式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此后,该组织不断吸纳新的成员国,下表反映出
A. 西方冷战意识的加深 B. 全欧洲实现了军事一体化 C. 北约军事战略的调整 D. 两极格局实质上依然存在
|
|||||||||||||
1953年4月政务院发出通知,禁止农民随意(或经农村基层政府介绍)流入城市寻找工作,城市公私企业非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不得自行招雇农民工。这一规定 A. 不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 反映了优先发展农业的基本国策 C. 造成了工业化建设的劳动力短缺 D. 体现了国家对国民经济实施计划调控
|
|
苏格拉底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据此可知,苏格拉底主张 A. 美德即知识 B. 拯救人类心灵 C. 认识你自己 D. 追求生命价值
|
|
约翰·凯奇认为一切组织好的音乐都是邪恶的,他用铁钉、玩具、玻璃等杂物,放在钢琴中奏出各种怪声,称这才是“真正的音乐”;1952年,他在钢琴前静坐4分33秒,演奏一曲名为《4分33秒》的无声乐曲。下列作品与其音乐风格相同的是 A. B. C. D.
|
|
下列言论,按照其发表的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 ①“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个人的感觉。” ②“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 ③“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④“灵魂单凭信仰,无需‘事功’,就可由上帝的约许获得释罪。” A. ②①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①②③④ D. ④①③②
|
|
由于拿破仑三世的横征暴敛,又强迫农民缴纳血税,把他们的子弟送到战场上当炮灰,农民开始抛弃对自己小块土地和波拿巴主义的迷恋,走上了反对拿破仑三世的道路。材料反映出 A. 农民成为法国共和派争取的对象 B. 法国的专制主义色彩比较浓厚 C. 农民已成为法国革命的主力军 D. 法国共和制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