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5月,苏共中央决定化学、石油、煤炭工业实行“部一工业联合公司一企业”三级管理体制,取消局,消灭了多级制,使生产经营的问题直接集中到企业和公司解决。这一做法的实质是 A. 扩大了企业生产经营的自主权 B. 局部调整斯大林体制 C. 将国家计划与企业自主相结合 D. 注重运用价值规律
|
|
戈尔巴乔夫执政以来,粮食产量一直在2亿吨左右徘徊,1984—1986年,农产品平均产量增长速度为2.6%,而1987—1989年下降为1.5%。1986—1989年,进口粮食1.37亿吨,年均进口量为3430万吨。材料表明 A. 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重点是在重工业 B. 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延续 C.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越来越突出 D. 戈尔巴乔夫农业改革未达预期
|
|
1973年6月,勃列日涅夫在访美时谈到:“我们知道就力量和影响来说,世界上只有苏联和美国这两个国家真正管事。任何事情只要我们两国之间决定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即使可能不同意也不得不跟着我们。”这反映了当时 A. 两极格局已悄然发生了变化 B. 美苏此时力量对比相对平衡 C. 苏联准备联手美国制约中国 D. 美苏两国停止争霸关系缓和
|
|
1970年5月,苏共中央决定化学、石油、煤炭工业实行“部一工业联合公司一企业”三级管理体制,取消局,消灭了多级制,使生产经营的问题直接集中到企业和公司解决。这一做法的实质是 A. 扩大了企业生产经营的自主权 B. 局部调整斯大林体制 C. 将国家计划与企业自主相结合 D. 注重运用价值规律
|
|
1961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二大的工作报告中提出,苏联正在顺利地解决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品产量方面赶上美国的任务。1966年,勃列日涅夫在苏共二十三大上指出苏联正在循序渐进的解决这一任务,并同样坚信苏联将会赶超美国。这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苏联( ) A.否定了改革的必要性 B.坚持以农业改革为重点 C.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D.基本沿袭了斯大林模式
|
|
“20世纪70、80年代的苏联青年人都是出生于卫国战争之后,他们被告知自幼生活在无比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之下,当长为青年人之后又被告知生活在‘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中。但“最发达”的社会制度却无法提供足够的生活用品;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里,从来没有机会真正表达自己的意愿;官僚的子女拥有无可比拟的机会,而普通人家的子女在社会的下层挣扎,连改善命运的机会也极其渺茫。……”上述材料表明 ①军备竞赛加剧了苏联的经济负担 ②当时的苏联政治经济危机严重 ③信仰丧失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④“腐败”问题困扰着苏联社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
|
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潭中而不能自拔”。这里“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潭中而不能自拔”的主要含义是 A. 农业上大规模种玉米 B. 一味发展重工业 C. 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 D. 未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
|
|
2003年俄罗斯科学院某院士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 A. 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 B. 苏联政局动荡 C. 西方和平演变 D. 戈尔巴乔夫改革
|
|
“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铸出的钢锭比传统方法质地均匀,且能将产量提高1/10到1/5,因而被28个国家买去专利。但直到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 制度变革激发技术创新 B. 经济模式决定科研方向 C. 科技交流不受冷战影响 D. 经济体制制约技术转化
|
|
赫鲁晓夫在上台之初说:“我们共产党员……好像是布道的神父,许诺说天上有个天国,可眼下却没有土豆吃。……我们又不是神父,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应当在地面上给予这种幸福。”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A.赫鲁晓夫批评斯大林经济体制存在的一些弊端 B.反映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日益明显 C.表明赫鲁晓夫试图改变苏联农业的落后状态 D.赫鲁晓夫对苏联进行经济、政治全方位的改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