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唐代择官标准有四项,其一是身,即身材,须取其体貌丰伟者;其二是言,即言词,须取其言词辩正者;其三是书,即书法,须取其楷法遒美者;其四是判,即公文判词,须取其文理优长者。这反映出唐代择官

A. 以德行优者为先    B. 重视官员所需要的基本素养

C. 以才干突出者为先    D. 把外在形象摆在首要地位

 

考秦之制, ……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秦朝

A. 开创了行之有效的地方行政体制

B. 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

C. 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传统贵族政治

D. 中央和地方出现机构臃肿的趋向

 

据《秦律·置吏率》记载,秦朝时国家任免官史虽有统一的固定时间,但也可随时调换或补缺。这反映了

A. 官僚政治具有一定灵活性

B. 当时政治体制还不够完善

C. 皇权专制统治具有随意性

D. 国家官史的腐败现象严重

 

有学者认为:“(春秋时期)国家像一个放大了的家庭。君主统而不治;大夫们很重要,不是因为其职位,而是因为他们是君主的亲戚,或是显赫家庭的家长。”这主要反映了

A. 宗法观念的延续

B. 分封体制的完善

C. 君主权力的式微

D. 官僚政治的建立

 

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中国的国家结构体系具备了逐渐脱离“三代”时期多元化的联邦治理模式而向单一制中央集权模式转型的客观条件。这里的“客观条件”最主要是指

A. 分封制的瓦解,郡县制的形成

B. 宗法制的瓦解,皇帝制度确立

C. 分封制的瓦解,实施郡国并行

D. 秦灭六国后,实行三公九卿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华,得寸进尺……大体上自1938年10月到1940年10月,国民政府决定以争取美国为主的外交方针形成,国民政府多次向美国政府提出了援华要求,然而美国最高当局却没有很快作出对华贷款的决定……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签署了《同盟条约》,使法西斯侵略阵营与反法西斯阵营更加明朗化。战争也出现了新的情况,美国的处境到了危险的边缘。于是美国转向制日援华的轨道上来,国民政府争取美国建立庞大的援华体系。1940年11月,罗斯福三度连任美国总统后,即宣布对华提供1亿美元的贷款。1941年4月罗斯福签署了专门命令,批准美国志愿航空队援华,同时又批准4500万美元军火器材援助中国。7月日本占领印度支那后,美国退让已到了最后关头,决定采取不再退让的方针。罗斯福随即宣布冻结日本在美国的全部存款,禁止所有石油运往日本。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美结盟共同打击日本。

——摘编自谢本书《二战时期的中美友谊》

材料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日同盟对东亚地区的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冷战期间,美日同盟是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桥头堡”。美国确立了对日本的单独占领,完全按照自己的价值体系对日本实行一系列民主改造计划……鉴于冷战的国际形势,日本需要美国的军事保护,把国家的工作重心完全转移到经济建设中,接受了“美主日从”的美日同盟,确立了“以美日关系为基石”的外交与安全政策……日本首相中曾根1983年初访美时对里根总统说,“美日两国是命运的共同体”“日本列岛可以起到不沉的航空母舰的作用,积极支持和配合美国在亚洲的战略政策。”在冷战的背景下,日美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需求,结成军事同盟关系。日本在美国的核保护下,为自身的生存和安全赢得了发展空间,客观上促进了美日同盟关系得到实质性发展。

——摘编自龙本宁《二战后的美日关系》

材料三“美国政府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在等待,即使美国存在的问题目益恶化。与此同时,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革。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我无法接受美国成为二等国家。”

——美国总统奥巴马2010年国情咨文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时期中美日三国关系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中美日三国关系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亚太地区国际关系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当今世界国际格局的基本特点。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因时而异,几经嬗变,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阅读以下《选官用人字歌》,回答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将上面图示①②③④⑤处填写完整。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趋势”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门下)、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

——《新唐书·百官志一》

材料二英国的“光荣革命”(实际上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三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中华文明史》第4卷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时期实行的哪种政治制度?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该制度对中央权力的运行有何作用?

(2)“光荣革命”创造了什么完美的政治设计?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l7—18世纪的英国怎样实现有效控制“控制者”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在政治文明方面“兼收众长,益以创新”的主要表现。

(4)综和上述近代中国与西方民主政治建设情况,归纳制约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因素。

 

某一国际组织规定:加强成员国的相互信任与睦邻友好;……开展经贸、环保、文化、科技、教育、能源、交通、金融等领域的合作,不针对其他国家和组织;推动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该国际组织最有可能是

A. 北约

B.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C. 不结盟运动

D. 上海合作组织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围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火和给养。日本通过提供商品和劳务得到大量的“特需”收入,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发展。1961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深陷越战不能自拔,又为日本发展提供了契机。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这表明

A. 两极格局发生重大改变

B. 世界经济中心开始转移

C. 冷战改变了日本的命运

D. 日本重获政治大国地位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26451/68464) 首页 上一页 26446 26447 26448 26449 26450 26451 26452 26453 26454 26455 26456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