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观涛在《中国思想史十讲》中认为:“……为中国传统社会建构了严密的秩序结构……今天的中国人大都遗忘了这种等级秩序,但它还保留在中国人的关系称谓中。在全世界所有的文化中,唯有中国人对亲属关系的称谓最多、最复杂……”这套秩序的理念奠基于孔子的 A. 礼 B. 仁 C. 德 D. 中庸
|
|
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指出:在理想的社会中,就像在一个好的灵魂中一样,每一部分都要遵循正确的等级,他把社会中的人划分为三个等级,最上面的是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第2等级是御国御侮的战士,第3等级是劳动者。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柏拉图留给西欧思想界的精神遗产是 A. 捍卫思想自由的原则 B. 强调理性主义的思考 C. 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憧憬 D. 崇尚怀疑主义的精神
|
|
如果你是一位军事评论家,你认为在克伦威尔的治军之道中,最能保证其军队战斗力的措施是: A.士兵的出身来源 B.军官的提拔标准 C.严格的军队纪律 D.士兵的武器装备
|
|
下列有关华盛顿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①发表《独立宣言》宣传“为独立而战” ②具有正直、高尚、诚实、勇敢的优秀品质 ③领导新模范军为美国独立而战 ④为美国总统连任不过两届树立了典范 A.②③④ B.②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
|
【加试题】关于右图所示纪录片封面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拿破仑将他的军事才能发挥到极致 B.成为拿破仑帝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C.拿破仑登上了欧洲大陆的霸主宝座 D.拿破仑兵败退位被囚于圣赫勒拿岛
|
|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2016年11月1日下午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两人在公开简短讲话之后进行闭门会议。会谈中洪秀柱谈到:“为了追随中山先生的伟大理想,我们今天在此进行会谈,这也是自2005年的‘连胡会谈’以来,国共高层的延续性对话,象征两党对于‘九二共识’的政治互信基础不变……在两岸关系出现变量的此时,由衷希望贵我两党竭尽所能、真诚合作……”回顾历史,孙中山为国共合作方面做出的最大贡献是 A. 召开了国民党一大,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B. 曾经消除了国共两党存在的意见和分歧 C. 接受了中共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主张 D. 接受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
|
“对甲来说,乙独立意味着不仅摆脱外国的政治统治,而且也摆脱外国的风俗习惯和意识形态。他的理想是建立一个和平、自治,在很大程度上自给自足的乙——一个无政府主义的乌托邦。” 甲和乙分别是( ) A.柏拉图 雅典 B.亚历山大二世 俄国 C.甘地 印度 D.穆罕默德•阿里 埃及
|
|
凯末尔和甘地都被称为“国父”,他们的不同之处是 A. 实行了多方面西方化的社会变革 B. 反对殖民侵略争 C. 减轻传统宗教对社会的不利影响 D. 反映了亚洲民族意识的觉醒
|
|
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从“天朝上国”的梦幻里惊醒,开始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好些新的因素推动着人们更新对西方和中国的认识:……1892年,在西方传教士所办的各种学校中学习的学生已达一万六千余名。从1815年至1891年间,中国先后创办的各种华文报刊达64种,加上香港地区的6种,共达70种之多……努力介绍西方的科学技术成就、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状况以及近日新闻,为中国士子的视野与世界连接提供了客观条件。同时,有数以百计的外国书籍翻译为中文出版。到外国考察、留学、经商和做工的中国人至70年代末已达80万以上 ——袁伟时《帝国落日》 材料二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还是辛亥革命;无论是李鸿章、康有为,还是孙中山,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据(裴钰《改变中国》)相关内容整理 材料三(结合下图)图文材料: ……中国不可能只从我们这里引进知识、科学和工业资源模式而不引进那些带有病毒性质的政治上的改革。否则,她将什么也得不到 ——1881年7月23日《纽约时报》社论 材料四中国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 ——陈旭麓(历史学家)《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了解西方的主要途径。 (2)依据材料二,说明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促使中国“内部改变”的指导思想分别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在“改变中国”中的作用。 (3)透过材料三中的图片,从中可以获取哪些有效的历史信息?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学习西方的认识。
|
|
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指出:“未有其民愚陋、怯弱、涣散、混浊,而国犹能立者……欲其国之安富尊荣,则新民之道不可不讲。……新之义有二:一曰,淬励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曰,采其所本无而新之。二者缺一,时乃无功。”梁启超强调( ) A. 新民之道是立国之本 B. 改造国民的素质 C. 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 D. 新文化的融合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