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一个人如果被认为是“逆子”,他在道德上根本就站不住脚;如果被认为是“乱臣”,他在政治上就直不起腰来;如果说他“卖国”,那他根本就不是人了。这种观念最早被中国人普遍接受是在

A. 秦朝

B. 汉初

C. 宋代

D. 民国

 

“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这是朱熹关于“天理”与“人欲”的论述

①强调“人欲”是“天理”产生的根本基础

②认为“天理”和“人欲”相互依存、互相包容

③具有关注社会现实和百姓生存的民生意识

④与统治阶级的“天理”有一定的差别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这是清代《弟子规》中的句子,反映了当时的教育(  )

A. 鼓励儿童全面发展    B. 注重儒家伦理教育

C. 提倡进行家庭教育    D. 渗透天人感应思想

 

三教堂是指孔子、释迦、老子共祀于一章的现象。三教堂内释迦居中,老子居左,孔子居右,构成了其基本形态。随着三教堂影响的扩大,它开始引起儒家士大夫的关注和不满。士大夫不满的原因可能是

A. 三教合一

B. 理学兴起

C. 威胁统治

D. 孔子位置

 

《二程文集》载:以富贵为贤者不欲,却反人情。人无利,直生不得,安得无利?该观点

A.肯定人正当利益的诉求              B.阐述先理后物的哲学观点

C.倡导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D.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要求

 

“不仅是朱学失丢了活力,而且对儒家精神作其他理解的学派,也因此受制于政治符号化了的朱学,而失去了自由思考与表达的权利。一句话,儒家的思想活力被儒家的政治化所吞没。”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 朱熹创立理学使儒家思想失去活力    B. 儒家思想与政治结合失去活力

C. 理学压制其他学派的自由发展    D. 专制权力的强化使儒家思想失去活力

 

古代中国某位思想家说:“桂可食,故伐之;漆苛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下列言论与之有相通之处的是

A.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B. “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

C.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D.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民惟邦木,本固邦宁见于《古文尚书五子之歌》,这是史书中最早记载民(百姓)是立国之根本的思想。与这一思想不一致的是(    

A.朱熹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

B.唐太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C.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管子对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

 

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

A. 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

B. 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

C. 顺应天意,无为而治

D. 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

 

汉宣帝(西汉第十位皇帝)曾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用德教,用周政乎?”这表明汉代统治者的主张是

A. 以道家无为而治为指导思想

B. 以兼爱非攻尚贤为治国理念

C. 权势法制与伦理劝导相结合

D. 推崇理学扶为官方统治哲学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27843/68464) 首页 上一页 27838 27839 27840 27841 27842 27843 27844 27845 27846 27847 27848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