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义和团运动无疑更具有反侵略的勇气,除个别例外,当时的改良派、革命派对义和团评论皆多持贬义;而东南地区的洋务派督抚却走向反帝斗争的对立面,热衷于与西方国家合作,建立了“东南互保”。可见当时

A. 在维护民族利益方面存在不同方式

B. 南方地区的革命斗争受到严重压制

C. 政府态度左右各方势力的政治立场

D. 西方侵略主要集中于中国北方地区

 

鸦片战争前,包世臣指出:小民计工授值皆以钱,而商贾转输百货则以银,其卖于市也,又科银价以定于钱数,是故银少则价高,银价高则物值昂;又民户完赋亦以银折,银价高则折钱多;(于是)小民重困。依据材料可推知

A. 鸦片走私影响到民众的生活

B. 银贵钱贱导致小农经济瓦解

C. 白银开始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D. 商品经济发展获取优越条件

 

有学者在研究十六世纪中叶“嘉靖大倭寇”问题时认为:一是倭寇的主体是中国东南沿海的中小商人阶层;二是倭寇的最高领导是王直,是徽商出身;两者追求的是海上贸易的合法化。材料表明

A. 民间贸易损害政府利益

B. 商帮力图扩展海外贸易

C. 官方贸易失去垄断地位

D. 海禁政策加剧倭寇之患

 

宋朝台谏官“言及乘舆,则天子改容;言及廊庙,则宰相待罪”。苏轼感叹说:“历观秦汉及五代,谏诤而死,盖数百人;而自建隆(北宋太祖年号)以来,未尝罪一言者”。材料体现了北宋

A. 谏诤官与君主矛盾尖锐

B. 统治者有更多自律反省意识

C. 理学主张影响施政观念

D. 台谏制度充分发挥监察效能

 

对下表著作中关键词出现次数的统计数据分析,可知汉朝

A. 社会等级秩序固定化

B. 孝处于社会伦理体系的核心

C. 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D. 讲究礼义成为重要社会共识

 

商朝分封方国首领为侯、伯,方国依旧自然分布在原地;西周封邦建国,特别设计了统治集团控制军事要地和经济富庶地区。这种“分封”的变化

A. 形成了君主专制的统治秩序

B. 确立了血缘情感统治的主要方式

C. 实现了中央对土地的直接控制

D. 破坏了原有的社会血缘组织结构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隋文帝末年,“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仁寿四年(604年),隋文帝驾崩,汉王叛逆,“从反者十九州”,都城长安局躇西北,“关河悬远,兵不赴急”。而洛阳“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足”。遇荒年,关中经济难以供应时,君臣即领到洛阳“就食”。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下诏开工营建东都洛阳,“恃其富强,不虞后患”,“每月役丁二百万”,“结怨于民”,经十个月完成,“制造颇穷奢丽,前代都邑莫之比焉”。运河建成后,洛阳成为全国的漕运中心。后来,唐朝也长期以洛阳为东都,五代时的后梁、后唐、后晋也先后定都于此。

——据王家范《大学中国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隋炀帝营建东都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炀帝营建东都的影响。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向赣南、闽西地区挺进,揭开了开创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序幕。在此前后,蛟洋、赣西南、闽西等革命根据地,先后建立了蛟洋农民银行、江西工农银行、闽西工农银行等金融组织。这些金融组织各自发行了货币,货币的流通使用有特定的范围,货币发行有充足的准备金,纸币可随时兑换银元,币值比较稳定。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正式营业,7月发行纸币和银元,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内统一流通。纸币上多设计有马克思、列宁头像,或有“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等口号。临时中央政府加强货币管理,保障币值基本稳定。1933年9月后,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和王明的“左”倾错误,中央革命根据地财政经济极度困难,国家银行大量发行纸币,导致币值贬值。临时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稳定币值,但终因革命形势急转直下,无法扭转通货膨胀的局面。1934年10月后,国家银行发行的货币逐渐退出了流通领域。

——摘编自罗华素《中央革命根据地货币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央革命根据地货币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央革命根据地发行货币的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1500年前后,人类进入一个新时代,它以西方崛起为标志,翻转了东方“先进”、西方“落后”的布局。从那个时候起,西方就成了世界的牵引机,“西方中心论”从那个时候开始,“普世”之说也由此而来。普世主义的真正含义是将西方等同于世界,由此一来,文明的多样性就不复存在。曾经被西方霸权扭曲的文明之间的不平等关系,现在重新被扭转。亨廷顿说:这是“文明的冲突”;我说:这是“文明的回归”。“回归”意味着文明的多样性再次呈现,文明间的关系重新平等。

——钱乘旦《文明的多样性与现代化的未来》

根据材料主旨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贸易保护的形式多样,除关税保护外,还有外汇管制、卫生检疫、环保标准和技术标准等。1841年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发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强调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论证了实行关税保护发展民族工业的必要性。从19中后期起,美国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共和党人入主白宫,他们是工商业的政治代言人,要求提高关税,限制外国廉价劳动力制造的商品进入美国,降低竞争,保障美国工人的就业率和高工资,促进美国经济发展。此时,加拿大、意大利、德国、法国、日本等纷纷颁布关税保护法。1821~1897年美国关税平均税率是: 1821-1824年为44.62%,1825-1832年为50.92%,1833--1857年为35.1%,1864-1866年为48.3%,1897年为57.00%。

——摘编自褚浩《19世纪后期美国贸易保护政策研究》

材料二  关税自主成为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关键。近代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连年遭受损失,入超现象相当严重。民国时期的工商界人士十分重视关税对贸易的保护作用,解决这个历史遗留问题始终成为当时中国人的梦想。1917年北洋政府国定进口税则、还通过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关税特别会议等与列强力争关税自主。南京政府通过多次修约,与列强艰难周旋,最终在形式上和法律上确立了关税自主的地位。

——摘编自罗希红《民国时期对外贸易政策特殊分析》

(1)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19 世纪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发展的特点,并简析其影响。

(2)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贸易保护与19世纪后期美国的不同,并分析其不同的主要原因。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27846/68464) 首页 上一页 27841 27842 27843 27844 27845 27846 27847 27848 27849 27850 27851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