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论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西周时期 A. 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B. 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C. 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式 D. 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
|
明朝正德年间,青花瓷以波斯文作为图案主题,从宣德年间开始,梵文也作为装饰性图案附在瓷器画面上。嘉靖、万历以后,瓷器上出现了用花朵绕梵文构成的一种特殊的“棒子”图案。清代前期,瓷器装饰画面还采用了《圣经》故事画。这反映了明清瓷器( ) A. 烧制技术达世界一流水平 B. 民间生产技艺经久不衰 C. 在各阶层中使用非常普遍 D. 受到外域装饰艺术影响
|
|
商代甲骨文中出现蚕、帛、丝、桑等字(如图),并由此辟生出从“桑”、从“糸”等与蚕丝有关的文字100多个。从中可以得出的认识是商代 A. 种桑养蚕现象开始出现 B. 丝、帛等成为主要衣料 C. 丝织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D. 丝织业成为重要的手工业部门
|
|
战国城市有固定的产品交易场所一一市。据史书记载,“市”上有金铺、粮铺、珠宝玉器铺、绸布铺、皮铺等,促使城市手工业竞相为“末作奇巧”,生产“悦在好玩”之品。此记载表明当时( ) A. 工商业以迎合贵族的需要为主 B. 手工业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C. 私有制促成手工业兴盛 D. 从事商业利润丰厚
|
|
《吕氏春秋·孟冬纪》关于秦代官营手工业有这样的记载:“物勒(刻划)工(制造者)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这表明秦代官营手工业( ) A.质量管理严格 B.产品做工精美 C.生产不计成本 D.产品不入市场
|
|
古代中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下列几幅图中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反映了古代中国( ) A.播种方式的变革 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铁犁牛耕发展的全过程 D.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
|
|
元朝袁介在《检农吏》一诗中写道:“欲求一点半点水,却比农夫眼中泪。滔滔黄浦如沟渠,农家争水如争珠。”这说明我国古代农业具有 A. 封闭性 B. 脆弱性 C. 落后性: D. 分散性
|
|
《礼记·王制》记载“田里不鬻(yù,卖)”。这种土地制度存在于 A. 夏商时期至西周时期 B. 夏商时期到秦朝时期 C. 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 D. 战国时期到秦汉时期
|
|
李成贵在《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中写道:“农民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衰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小农”为“最 重要的变量”的原因是 A. 人口数量较大 B. 地域分布广泛 C. 国家赋役的主要承担者 D. 封建土地所有者
|
|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摘自《墨子》)引文反映出来的信息正确的有 ①耕的是“王田” ②纺的是棉布 ③反映出“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 ④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③④ D. 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