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1867年,容闳建议总理衙门筹组新式本国轮船企业时,总理衙门批示轮船必须为华人所有。这反映出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

A. 意在发展生产与民求富    B. 培养了大量科技人才

C. 增加了商品出口的总量    D. 体现了反侵略的色彩

 

鸦片战争前,粮食商品率只总产量的10%以下。到光绪二十年(1894)全国粮食商品率为16%。这种现象的出现与下列哪一因素无关

A.外国资本的冲击                             B.通商口岸的开放

C.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                         D.世界市场影响

 

(2017·福建厦门市高一考试)19世纪中期,中国经济结构的主要变化是(   )

A.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B.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 官僚资本主义形成    D. 洋务企业宣告破产

 

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无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论旨在

A.分析抑商政策的危害                         B.分析海禁政策造成的弊端

C.希望统治推行抑制土地兼并                 D.痛陈当时社会治安混乱状况

 

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规定:成年男女每人每年纳税一算,称算赋,计120钱,商人及奴隶加倍。这一规定

A.体现了轻薄赋的税收原则                   B.有利于促进人口的增长

C.不利于商人的发展                           D.从政治、经济地位上打压商业

 

商鞅在秦国变法时规定:制止弃农经商,未经允许从商者罚作奴隶。此规定体现经济政策

A. 海禁

B. “闭关锁国”

C. “重农抑商”

D. 土地国有

 

徐锡龄《熙朝新语》载:苏州长间门外南滚黄家巷,……(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千里之商贾,骈肩辐较……吴越州郡,察其市肆,贸迁多系晋省之人。由此可见明清时期的江南地区

A.区域间长途贩运业发展较快               B.商业发展得益于经济政策的变化

C.繁荣的商业市镇开始形成                 D.成为晋商徽商的主要活动区域

 

明代后期,有学者谓:江南一带,以前“四民各有定业,百姓安于农亩,无有他志……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这一现象反映了(  )

A. 士、农、工、商结构被彻底打破

B. 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C. 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人们的观念

D. 政府放弃抑商政策

 

北宋东京(今开封)“通宵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图景表明

A. 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B. 市已经遍布城内各处

C. 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

D. 坊和市已没有区别

 

明代由于大部分文人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因而出现了大量文人为商人写墓志铭的现象。这说明(

A. 明代政府不再实行抑商政策

B. 八股取士堵塞文人仕途

C. 商人成为明代社会主流群体

D. 文人价值观发生了变化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28789/68464) 首页 上一页 28784 28785 28786 28787 28788 28789 28790 28791 28792 28793 28794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