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地方志记载,民国时期某城市“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新式者不过十之二三”。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旧式婚礼因为简便节约更为流行 B.城市尚且如此守旧,更不要说乡村 C.婚姻习俗的新旧变迁有一个过程 D.传统的婚姻观念仍为多数人所坚持
|
|
孙中山认为,要解决农民问题,可以照地价向地主征收重税;如果地主不纳税,便可以将其田地拿来充公,以实现耕者有其田。孙中山的这一主张 A. 反映农民平分土地的根本愿望 B. 可以动员农民拥护苏维埃政权 C. 推动了辛亥革命走向胜利 D. 仍属于资产阶级土地纲领
|
|
中国驻法大使郭嵩焘的翻译马建忠,于1877年写信给李鸿章汇报来欧洲的思想认识,指出欧洲各国“求强者以得民心为要。……学校建而智士日多,议院立而下情可达。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由此可以说明马建忠 A. 开始开眼看世界 B. 聚焦西方科技军备 C. 认为西学有本末之分 D. 思想转向同情革命
|
|
下图是南京晨光1865科技·创意产业园。该址原为李鸿章于1865年兴建的金陵制造局。其产品除供应南洋、北洋各防营使用外,还接受各省防营订货。以下关于该局表述正确的是 A. 有利于清王朝镆压天京的太平军 B. 是清末洋务运动期间的重要民用工业 C. 记录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轨迹 D. 见证了中国从传统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演变
|
|
清道光帝收到耆英的奏折,更清晰地了解到英方的要求后,作了一些让步,下达谕旨(部分内容):“一、厦门、宁波、上海准其贸易,但再次强调“不准久住据为巢穴”;二、福州不准开放,不得已可改为泉州;三、香港仍坚持“赏借”;四、对于赔款不再反对,只是询问款项如何筹措”,该谕旨 A. 拒绝了英国通商口岸的要求 B. 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 C. 导致了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 D. 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
|
|
中国历史上不乏具有深刻批判精神的思想家。明清时期这种批判精神强烈地冲击着儒家民本思想的固有框架。这种冲击体现为 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天人感应 C. 存天理,灭人欲 D. 天下为主,君为客
|
|
元朝在朝廷设置中书省总领全国政务。不久,又沿用前朝旧例,频繁派中书省宰执带相衔临时到某一地区负责行政或征伐事务,如陕西四川行省、河东行省等路行省。行省是行中书省的简称,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材料意在说明行省制下 A. 中央政府权力遭到严重削弱 B. 地方与中央的相互制衡 C.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D. 地方势力威胁中央集权
|
|
唐代商贸繁荣,商人生活也就成为文人笔下常用的题材:“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诗中反映出当时 ①商帮的活动范围很广 ②市场设置不再受地点限制 ③民族间贸易往来频繁 ④长安城是重要的商业城市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
|
宋曹《书法约言》说:“笔笔着力,字字异形,行行殊致,极其白然,乃为有法……又须骨涵于其,筋不外露。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方是规矩,方令人有字外之想。”下列书法作品中,与材料最为契合的是 A. B. C. D.
|
|
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农业生产工具的演变对农耕文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下列农具主要功能与其他三个不属于一类的是 A. B. C.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