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记载,宋太祖曾对大臣说:“今之武臣欲尽令读经书。”宋太祖这一做法主要目的是 A. 提高将领的文化素质 B. 确保北宋政局的稳定 C. 改变社会的价值取向 D. 选拔杰出的军事人才
|
|
东汉班超于公元97年率领士兵到达里海,并派遣部下甘英出使大秦,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大秦国一名广鞬,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国。地方数千里,有四百余城,小国役属者数十……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称之大秦。”由此可见,甘英出使的“大秦”是指当时的 A. 雅典城邦 B. 斯巴达城邦 C. 拿破仑帝国 D. 罗马帝国
|
|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历经几度变迁。秦汉主要有郡、县两级,唐代为道、州、县三级,宋代设置为路、州、县三级。元朝时期,行省成为最高地方行政区划,下设路、府、州、县。以上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A. 地方行政机构数量增长 B. 县是最稳定的行政机构 C. 中央集权制度日益加强 D. 地方管理制度日益混乱
|
|
在历史学习中,常常会遇到“历史资料”与“历史观点”的区别,下列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建立周朝 B. 秦始皇接受李斯建议,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C. 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D. 雅典为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伯里克利说:“雅典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担负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的真正的才能。任何人,只要它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材料二雅典居民比例:公民占比例是9%,其他居民所占比例是91%。 (1)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伯利克里在这段话中提到的雅典民主制的三个特点? (2)根据材料二,“其他居民”在雅典指的是哪些人? (3)根据材料一、二,你如何理解“雅典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民主政治? (4)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什么程度?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统治者不断扩大自己的属地,征服一个又一个国家。当时的人恐怖地称“秦为野兽”,把秦无情的扩张称为“蚕食”。到公元前221年,秦统治者成为全中国的主人,他采用了始皇帝的称号,他的继承人将为“第二个皇帝”,这样一代代的传下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不过,汉皇帝更注重实际且谨慎,他先略微恢复一点分封制,然后将其削弱到微不足道的地步。在开头时,他将封地授给他的儿子们和近亲,不过这些封地的面积比以前周代的封建国家的面积要少,而且被散置在由国家直接治理的行政区之间。后来,到公元前127年时,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能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明太祖集》卷10 材料四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明夷待访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统治者成为全中国的主人”后,为巩固“主人地位”所采取的政治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初年在地方实行的政治制度、产生后果及汉武帝采取的解决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原因,评析黄宗羲的主张。
|
|
公元前2世纪的罗马,行政长官必须根据当事人的陈述记录原告的请求、请求的原因、法官的任命及判决的要旨等,并形成一定程式的书状,后边有行政长官附加的事项。法官则要检查书状中所提出的事实,倾听双方的证词,审查双方的证据,并依据书状内容判断是否作出判决。据此可以推断当时的罗马 A.行政权力干涉司法事务 B.法官审理案件重视证据 C.司法审查程序较为严格 D.法律注重保护当事人利益
|
|
《罗马法》中关于私法的一条基本原则是“关涉大家的事需得到大家的同意”。这说明罗马私法 A. 旨在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B. 保护罗马全体公民的私有财产 C. 适应了罗马帝国体制的建立 D. 体现了对公民个体权益的保护
|
|
罗马法规定,贷款月息不得超过贷款额的百分之一,超过此限额者应处以四倍于所得利息的罚款。这表明 A. 私有财产权不可侵犯 B. 债务人与债权人关系紧张 C. 高利贷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D. 运用法律调节借贷关系
|
|
公元前357年,罗马把借贷的最高利息限定为1/12,10年以后又把原有利率减半。公元前344年,通过延期债务偿付令,宣布禁止高利贷。公元前326年,通过新的法案,“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是人身作为其借款的抵押品”。这些变化说明了( ) A. 罗马人主要依靠习惯法来调整社会关系 B. 平民的不懈斗争推动公民法不断调整 C. 自然法精神在法律实践中获得充分体现 D. 万民法适应了帝国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