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种思想的传播无不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任何一种思想理论在其传播过程中无不烙上了主体性选择的烙印。在中国,最早选择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因素主要是( ) A. 具有革命思想倾向的知识分子 B. 主张民主革命的政治团体 C. 代表无产阶级的先进组织 D. 寻求救国之道的激进民主主义知识分子
|
|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认为:“1949年之后的中国革命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从1919年开始已酝酿了30年),这反而使中国人和美国人对世界的看法更接近了。”这说明 ( ) A.美国已经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B.马克思主义通过五四运动传入中国 C.中美政治理念趋向相互认同 D.马克思主义给中国带来了国际视野
|
|
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李大钊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都对中国民主革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的相同点是( ) ①主张社会革命 ②建立劳工社会 ③主张国共合作 ④发动国民革命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
|
中国共产党人在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上,第一次有效地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创新和发展的实践是 A. 在农村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 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 C. 发表《论十大关系》 D.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设想
|
|
有人说毛泽东思想“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又完全是中国的”。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 毛泽东思想完全照抄照搬了马克思主义 B. 毛泽东思想完全是中国革命实践的产物 C. 毛泽东思想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D. 毛泽东思想既对中国又对世界产生了影响
|
|
“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与上述论述有关的是 A.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 统一战线理论 C.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D.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
|
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系统论述的时间和著作是 A. 国民革命时期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等 B. 井冈山时期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 C. 延安时期的《新民主主义论》等 D. 共和国时期的《论十大关系》等
|
|
在延安时期,毛泽东提出:“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这一主张后来被概括为 A. 独立自主的思想路线 B.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 一切依靠群众的路线 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
“毛泽东是一个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为此,“他”做出的选择是( ) A. 只依靠农民阶级进行革命 B. 发动国民大革命 C. 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 开展社会主义革命
|
|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这应该是在中共哪一次大会上的结论 A. 中共“七大” B. 中共“八大” C.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