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地情怀一线通,有声无影妙邮筒。”此竹枝词赞扬的是 A. 铁路运输 B. 通讯工具 C. 航空事业 D. 航海事业
|
|
“衣服时样年来瘦,渐仿洋装显细腰。”这种情况最早可能出现在 A. 太原 B. 重庆 C. 西安 D. 上海
|
|
杨德才在《中国经济史新论》中指出,1920年同1913年比较,厂矿数和资本额分别增加了152%和51.3%。促使这种增长的原因是 A. 洋务派大力投资举办了新式企业 B. 戊戌变法中成立农工商总局 C. 政府鼓励及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D. 南京国民政府重视经济建设
|
|
“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下列企业中体现“自强”这一思想的是 A. 开办轮船招商局 B.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 开办发昌机器厂 D. 创办湖北织布局
|
|
唐朝僧人义净仰慕玄奘西游,到广州与波斯船主商定,船主许他随船前往印度。下列货物可能出现在他所乘坐的商船上的是 A. 青瓷 B. 青花瓷 C. 五彩瓷 D. 珐琅彩
|
|
下图所示的古代农业工具最早出现于 A. 战国时期 B. 秦汉时期 C. 曹魏时期 D. 隋唐时期
|
|
唐诗《田家》中写道:“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这反映了 A. 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达 B.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C. 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 D. 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
|
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主要是因为 A. 各国经济联系日趋紧密 B. 若干政治力量的壮大 C. 联合国的作用不断加强 D. 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
|
|
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 A.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D. 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
|
下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实践的示意图。空白处应为 A. 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B. 北美独立战争 C.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D. 新中国的成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