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读到《天演论》译稿后称译者“为中国西学第一者也”,此处“第一者”是指 A. 达尔文 B. 林则徐 C. 严复 D. 李大钊
|
|
“中体西用”论渐趋沉寂大致在 A. 鸦片战争结束后 B.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 C. 甲午战争结束后 D. 五四运动爆发后
|
|
“工部局“、“公董局”、“巡捕房”这些机构最早出现在近代中国的 A. 广州 B. 香港 C. 上海 D. 天津
|
|
“省”作为我国地方一级行政机构,始于 A. 魏晋 B. 隋唐 C. 元朝 D. 清朝
|
|
关于夏朝至明清时期中国古代政治的表述中最贴切的一项是 A. 君主政治 B. 民主政治 C. 君主专制 D. 君主立宪
|
|
图片中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 西周末期 B. 东汉时期 C. 北魏时期 D. 隋唐时期
|
|
一般认为我国历史从“大同之世”进入“小康之世”是在 A. 尧舜禹时期 B. 夏朝建立后 C. 平王东迁后 D. 秦统一之后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资产阶级通过内战推翻了封建的君主制,英国的君主自此失去了它的专制色彩……然而英国统治阶级需要君主制和王室,关键在于如何将其变成能够体现资产阶级意志的国家工具,1688年的光荣革命实现了这种设想。……以议会为核心的君主立宪制便逐步形成。英国资产阶级创造了一种既符合国情又实用有效的统治形式,并一直延续至今。 ——摘编自刘杰《论英国宪政模式的世界影响》 材料二美国开国者们设计的这样一种精巧的制度安排,将政府内部的行为时时处于互相制约的状态之中,从而确保了国家的稳定;同时,政府时时处于人民的监督之下,从而也确保了人民的权利。人民享有充分的自由,有了表达自己意愿的渠道。而在政府中,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又相互分立,彼此制约、约束政府的行为。这样,政府就不可以轻易的干涉甚至剥夺人民的权利,保护了人民的自由不受侵犯,最大限度的达到《独立宣言》中所提倡的“平等、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力制衡机制不仅为美国政府的良好运转提供了制度上的支持,也维护了美国开国之父们的平等、自由、民主、追求幸福的宗旨,保证了人民的天赋权利。 材料三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由国民议会两院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拥有统率军队、任命内阁各部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解散众议院等权力。总统的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副署。国民议会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众议员由直接普选产生,参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 ——摘编自洪波《法国政治制度变迁——从大革命到第五共和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君主权力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2)材料二中“精巧的制度安排”指的是什么?这种“安排”有何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政体与1787年美国联邦共和政体的主要不同。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自身有着世界上任何一种文明都没有的一些特点:(1)它自古以来是一种弱势文明,因而它善于模仿和吸收其他文明的长处,……但却又毫无感恩报答之心;(2)日本文化中没有“绝对正义感”,更多的是功利主义,一切都从自己的实际利益出发;(3)日本文化中还有一种非理性的鄙外主义心态,……日本的鄙外主义其矛头往往首指中国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下 材料二1936年8月7日,首相、外相、陆相、海相、藏相召开“五相会议”,制定了《国策基准》这个文件提出:外交与国防相互配合,“一方面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另一方面向南方海洋发展”。…… ——张建华《世界现代史》 材料三1938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对持久战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完整论述。毛泽东认为抗战作战形式应该是“基本的游击战,但不放松有条件下的运动战”。毛泽东多次强调:“兵民乃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共放手发动群众,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不断地建立和巩固抗日根据地。 抗战爆发前后,国民党逐渐形成了持久消耗战略的思想,其基本内容是:“以空间换时间”和“积小胜为大胜”。国民党制订了“游击战重于正规战”的作战方针,但在实战中又设想用顽强的阵地防守充分杀伤敌人,遏制日军的进攻势头。1938年国民党提出“团结海内外全民族一切力量”‘“训练全国壮丁,充实民众武力”。但同年蒋介石又下令,对各地自发组织的游击队“一律勒令取消”,李宗仁说国民党把抗战“前途建立在欧战和世界大战之上”,因此在日本进攻面前被动应敌、苦撑待变 ——摘编自祝滨滨《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持久战略之比较》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日本侵华的重要事件及由此给中国领土主权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日本制定《国策基准》的目的,并指出1937年日本由此发动的侵华军事行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国共两党抗战如何体现了有异有同。
|
|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三图反映的政治制度分别是我国历史上什么时代开创的? (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 (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
|
|